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是各民族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堪称为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研究现存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民族服饰是我们学习、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西北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服装款式多样、形制全面、结构丰富。因此,对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西北少数民族服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北历史、地理、文化的探究,对西北十四个少数民族族源的分类以及对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分析,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进而对其服装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服装实物与相关文献结合,通过对大量服装实物的测量、分析、归纳以及相关文献的佐证,对西北少数民族服装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梳理。一方面,从服装的形制入手,对西北少数民族不同形制类型的服装在款式、造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将西北少数民族服装与东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代表性服装进行比较,分析了各地区服装结构的异同。 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服装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西北少数民族服装结构总体上遵循中国传统民族服装的平面结构。然而,受其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的影响,西北少数民族服装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下,其服装在中国传统服装的形制、造型和结构的基础上,局部呈现出更加符合人体机能性的立体化结构特征。西北少数民族服装中呈现的立体化结构是对中国传统服装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服装结构内容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