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材料之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许多年限久的建筑设施拆除,此时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废弃混凝土量占有大量比例,通过各种方法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即再生混凝土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同时减少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再生混凝土利用技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置而成新的混凝土。本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人工破碎、筛分、清洗,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取样缩分后对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的各基本物理性能指标有:表观密度、颗粒级配、吸水率、压碎指标、坚固性等,比较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各物理性能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得到了再生粗骨料使用于再生混凝土中的各项指标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方法,采用正交方法设计并选定试验的方案,选定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用量、砂率这四个因素设计了C20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对正交试验设计九组81块试块进行坍落度值和抗压强度的试验可知,再生粗骨料吸水率非常大,按此方法进行设计将得不到合理适宜的C2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因此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考虑附加用水量。因此又做了九组81块考虑附加用水量的试块,并对此81块试块进行了坍落度值和抗压强度的测定,对其进行了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分析各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到了合理适宜的C2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本文最后通过与普通混凝土在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得到,在新疆地区开展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综合效益的分析中可知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地区应用是可行性的,具有一定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