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3C制造业产值非常高,而具有取放功能的四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在精密零部件的精度及核心控制算法方面仍落后于国外大厂。因此,设计一个简单、鲁棒性强和关节跟踪精度高的控制算法对于提升国内3C制造业实力及打破国外大厂的垄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最优模糊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其主要过程如下:在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方面,首先对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进行分析,建立机器人支链的闭环回路方程,根据此方程求解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模型。在求解动力学模型前,对机器人进行速度及加速度分析,得出其速度雅克比矩阵。然后,基于虚功原理建立动力学逆解模型。随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识别。在控制算法设计方面,作为对比算法,先对计算力矩法进行推导,随后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传统的一阶滑模控制器,并通过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控制器是渐近稳定的。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对计算力矩法以及传统一阶滑模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再者,在一阶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二阶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对控制器进行改进。此外,为了提高控制器对未建模误差及外部扰动的抵抗力,基于模糊逻辑设计了在线调节滑模切换增益以及滑模面斜率的两类模糊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糊超螺旋滑模控制器的有效性。由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带宽是根据工程经验进行选取的,并不是最优的参数。为此,引入基于Lévy飞行的改进蝙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带宽进行优化。相较于计算力矩法控制器及传统一阶滑模控器,基于最优模糊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具有更高的关节轨迹跟踪精度、更高的鲁棒性以及更少的抖振现象。
其他文献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经常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环境中的热机,要求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由于需要在线反复计算二次规划问题而导致算法实时性较差,本文基于某型涡扇发动机,从降低算法复杂度和程序存储空间方面分别研究了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并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拓展到加力状态。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多参数规划设计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显式预测控制算法,降低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复
长期自主运行能力是移动机器人在室外动态环境中执行任务的基础,但是季节的变换或者人为因素的干扰会导致机器人所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机器人所构建的先验地图也会由于与实际场景出现偏差而降低可靠性。本文针对室外动态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几何-拓扑地图的构建与维护展开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为实现移动机器人室外大范围环境下可靠的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GNSS/激光SLAM的位姿估计框架,以克服GNS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三线一单"省级成果的发布,各地市已完成成果的细化落地,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
期刊
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大、启动快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发电等多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燃气轮机内部存在气动耦合、强非线性且运行状态易受环境变化影响,使得现代控制理论中诸多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燃气轮机,而无模型控制方法又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以单轴燃气轮机为具体研究对象,有效利用模型信息,将参数整定方便、不依赖于模型且抗扰性能卓越的自抗
随着机器人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器人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医疗、遥感操控和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能够依据搭载的传感器对目标物体进行正确的识别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对于实现机器人人机交互和精细化操作十分重要。传统的视觉识别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能够有效的依据检测的物体轮廓形状进行分类,但其识别准确率很容易受到光线或遮挡物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触觉信息是机器人感知系统中另一种重要模态信
脉冲切换系统是混杂系统的一种,在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通讯网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脉冲切换系统可以被用来对含有系统状态跳变的多个连续动态及这些动态之间的离散切换事件进行建模与描述,脉冲和切换行为也使得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再是各连续动态子系统性能的简单结合,脉冲控制和切换律的设计可以为许多系统控制问题提供可能性。随着工程应用与工业生产系统的大规模化、网络化、脉冲切换系统的网络化控制问题,如变采样间隔
通过设计加入速凝剂的水泥净浆实验组和不加速凝剂的空白组两组试验,探究速凝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作用机理并通过XRD和SEM等手段从微观层面上对水泥水化进程进行表征。XRD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速凝剂的加入,水泥在5min之内的水化产物已经可以观察到AFt的衍射峰,并且SEM图中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针棒状AFt,而空白组在水化2h后才能观察到AFt。这表明硫酸铝类无碱速凝剂是通过引入Al3+来加速C3A的早期水
以液氮为冷却介质的超低温加工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加工方法因其在“难加工材料”加工性能上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引入了超低温介质导致机床主轴箱产生较大的纵向温度梯度,使液氮内喷式主轴的热倾斜误差增大,影响内喷式超低温加工机床的加工精度。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分析该热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针对热误差补偿等抑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热平衡思想的热变形主动控制方法,利用主轴关键部位结构优化、液氮射流调控及主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多维力测试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工程测试领域。学者们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力测试技术,其中以压电晶体为力敏源的测试方法拥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优越的动态性能,多被用于测控领域的多维动态力测量工作。而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压电式传感器仍以压电片整面提取电荷的方式进行力测量,对压电效应的利用仍停留在力-整面电荷量的线性关系上,缺乏针对压电体局部面域内电荷分布的研究探索工作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TCRA)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TCRA,研究组术后放置生物羊膜+宫腔支架球囊,对照组术后放置宫形宫内节育器(IUD)+宫腔支架球囊。两组术后均口服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比较两组患者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