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于2006年获得了捷克的“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奖”,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奠定其国际地位的关键作品。本论文将以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少年卡夫卡与其象征性的“母亲”佐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口,对其中所包含的对女性的罪恶化进行分析,以此探究“母子关系”在男性自我回复的精神回路中的功能。本论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有关的先行研究进行整理,并提出本文的论题和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考察小说主人公少年卡夫卡的人物设置,明确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是一部有关潜意识的心理小说。并论证女性角色佐伯在作品中作为接点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少年卡夫卡与佐伯的母子关系构成了小说中的“抑郁”的环形结构,将佐伯这一人物设定的功能与“抑郁”这一要素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探讨。第三章承接上述有关“抑郁”的分析,导入少年卡夫卡与甲村图书馆及佐伯的具体联系,分析在男性的视野中被罪恶化的女性形象。并由此展开论述,联系作品中“猫”的符号性与迫害女巫的历史背景,对作品深层中所包含的原罪意识作具体的读解。第四章将根据以上内容,进一步概括作品中的女性厌恶倾向,并对男性的欲望的葛藤进行整理。通过分析,指出《海边的卡夫卡》中男性自我回复的失败的必然性。最后,在末章中总结全文,提出结论和将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