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1983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育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自主、合作、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新理念呼唤新教法,新教法注入新活力。本文所研究的体验式教学法,旨在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增添活力,为提高教学实效性贡献力量。体验式教学法是学生通过情境,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老师的指引去感受、去体验,经过深刻的感悟获得新知识或重新理解旧知识的教学方法,具有亲历性、主体性、生命性、情感性、生活性的特点,可将其分为情境模拟式、活动实践式、探究求知式、自我提升式、情感交流式、想象拓展式和审美追求式几种类型。当前,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形式,轻内容;重体验,轻实践;重总结,轻分享等问题,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学生、评价方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提高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实效性,从自我建构、人际和谐、开放包容、实践体验四个应用原则出发,以体验活动的时序前后为划分依据,将其分为体验前、体验中、体验后三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具体分类的应用方法进行阐释,选取课例片段进行说明,并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要求做出说明。最后,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第九课“守护生命”为例,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开展教学实践与反思,期望能为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高效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受到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制约,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亟须突破农业生产面临的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制约。通过对寿光市东斟灌村进行实地调研,本文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土地、资金以及技术等要素的制约,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有效促进了农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到股票市场,股票价格走势预测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股票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数据研究在商业和金融领域中的地位持续上升,许多学者将不同的理论与模型应用到股票市场中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以智飞生物2020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取了前收盘价、开盘价、最高价、成交量、日振幅、流通股日换手率等17个指标作为预测变量。首先根据预测变量建立了 K最近邻
学位
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数字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新商业模式给传统税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由于增值税生产地纳税的制度,以增值税为代表的我国地区间税收转移问题较为严重。数字经济还加剧了增值税税收收入的集中,尤其是在一些数字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的增值税税收收入的实际创造用户价值和承担缴税的消费者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样的税收转移带来地区收入和发展的不公平在数字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承载产业和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国家级城市群在要素配置、科创引领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的核心地区,国家级城市群是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代下国家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中作用愈发重要,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国家级城市群设立政策的实施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应,
学位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高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中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区别于传统经济形态对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依赖,数字经济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使得经济发展依赖数据而变得“无形”,这种演变无疑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税收竞争、税收公平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现行税收实践的适用性降低。在此背景下,代表“向数字征税”这一新理念的税收实践——“数字税”应运而生。目前,各国为保证税收利益,相继展开数字税的单方
学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描绘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公平问题。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
学位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特殊教育学校初中思政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残障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提升思想品格的主要渠道,它承担着对残障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当前,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初中思政课育人效果的理论利器是思政课的亲和力。因此,在新时代教育
学位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主要围绕“致良知”展开。所谓“致良知”是要求人们秉持善良和正直的品德,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在此过程中,王阳明也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认为“知”和“行”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知包含着行,行包含着知,二者并驾齐驱。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把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既有利于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也有利于引导学
学位
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人对于国家最深层次、最具持久性的情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新的内涵、新的形式和时代特征,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使得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也日渐凸显,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文件不断推进在思政课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高中生是国家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二零二零年我国在《国家十四五科学和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中具体提到,科技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正因如此,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投入,希望更好的带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央政府把事权逐渐下放给各地方政府,赋予各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