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中医药对肝癌病机的认识,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体内外实验,探究具有补虚活血作用的代表中药竹节参对肝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期望为我国肝癌的防治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1)竹节参体外对肝癌的作用研究:分别将竹节参含药血清及竹节参皂苷单体IVa和IV作用于人肝癌Huh7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计数仪分析对肝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分别将竹节参含药血清及竹节参皂苷单体IVa和IV作用于人肝癌7721细胞,transwell分析其对肝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2)竹节参对小鼠皮下移植瘤肝癌模型的防治作用:将BABL/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竹节参低剂量组和竹节参高剂量组。各组小鼠连续给药/生理盐水14 d,于第15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全部小鼠右腋下接种H22细胞(5×10~6/只),造模后各组小鼠继续给药/生理盐水14 d。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和生存情况,测量并记录小鼠肿瘤大小,计算各组小鼠种瘤后的体质量变化、死亡率、死亡保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剥离肿瘤并称重计算抑瘤率。(3)竹节参对小鼠诱导性肝癌模型的防治作用: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竹节参水提取物组。模型组和竹节参水提取物组小鼠采取诱癌剂联合部分肝脏切除造模,造模同时给予药物/生理盐水。造模方法:第1 w按照剂量体重比给予200 mg/kg(生理盐水稀释)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e,DEN)一次,第2 w按照体重比继续再给予DEN一次,第3w按20 mg/kg(用橄榄油稀释灌胃)给二乙酰基芴(2-acetaminofluorene,2-AAF)连续3 d,翌日进行肝脏30%切除术,接下来3 d连续给予相同剂量2-AA F,第4~5w正常饲养并护理伤口。共给药/生理盐水5 w。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和生存情况,计算各组小鼠种瘤后的体质量变化、死亡率、死亡保护率;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甲胎蛋白的表达水平。(4)竹节参对小鼠皮下移植瘤肝癌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将BABL/c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竹节参水提取物组。造模和给药方法同(2)。造模后15 d眶静脉取血,流式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NK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的比例;处死动物,称量小鼠脾脏、胸腺质量,计算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免疫组化法从形态学对小鼠肿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进行分析。结果:(1)竹节参体外对肝癌的作用研究:竹节参含药血清以及皂苷IVa、IV均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竹节参含药血清明显提高了肝癌细胞G0/G1期比例;竹节参含药血清以及竹节参皂苷IVa、IV均能够显著提高肝癌细胞凋亡率并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2)竹节参对小鼠皮下移植瘤肝癌模型的防治作用:竹节参能够有效降低肝癌模型小鼠死亡率,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其生存时间。(3)竹节参对小鼠诱导性肝癌模型的防治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竹节参组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提高;中药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堆积、排序紊乱及肝细胞异常增生情况;并能够明显降低肝癌小鼠AFP表达。(4)竹节参对小鼠皮下移植瘤肝癌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竹节参组小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明显提高,小鼠CD49b、CD19、CD11b、Gr-1、CD3、CD4等免疫抗体表达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结论:竹节参及其提取物对肝癌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