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热型连铸法制备了Ф8.0 mm Cu-4.0Ag合金杆材,并通过连续冷拉拔工艺制备出高强高导Ф0.05 mm Cu-4.0Ag合金微细线,研究了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演变;通过对Ф0.1 mm Cu-4.0Ag合金细线表面涂覆石墨烯制备出耐蚀铜银合金导线,对其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Ф8 mm Cu-4.0Ag铸杆组织内部晶粒沿纵向排列且内部均匀析出银颗粒;导电率为86.44%IACS,抗拉强度为201.50 MPa,断后延伸率40.75%,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优异的塑性变形能力。制备出的高强高导Ф0.05 mm Cu-4.0Ag合金微细线,抗拉强度为1.02 GPa,导电率为77.20%IACS。利用Hollomon关系式研究了大拉过程中加工硬化现象,结果显示硬化指数由0.20增加至0.42,导致维氏硬度增加49.41%。采用Boltzmann函数研究了变形过程中电阻率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电阻率增加至0.02245?·mm2/m后趋于稳定。采用EBSD对不同变形量下的试样微观组织演变进行分析,铸杆的反极图显示银粒子的存在使整体取向略微偏离<100>,相邻取向差小于5°且计算Schmid因子值可知可启动的滑移系为8个,塑性变形能力优异;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继续增大,不同取向的强织构产生且取向差增大,当变形量η达到2.40时,相邻取向差在40?60?之间且仅存在4个可启动滑移系,塑性变形抗力明显增加。采用三电极电化学法对石墨烯涂覆的Cu-4.0Ag合金导线进行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的分析。SEM显示腐蚀反应发生后GCu-4.0Ag涂层保护效果良好未露出导线基体。极化曲线表明在石墨烯的作用下导线的腐蚀电位正移且腐蚀电流密度降低24个数量级,采用强极化法对Tafel区线性拟合后发现极化电阻值Rp明显提高23个数量级,表明腐蚀反应发生的难度增加;电化学阻抗谱中的Nyquist图显示GCu-4.0Ag容抗弧远大于原始导线,且其相应的Bode图的相位角峰值较高且存在的频率范围更广,同时低频区阻抗模值约高出3个数量级。通过等效电路R(Q(R(CR)))拟合后结果显示GCu-4.0Ag腐蚀电阻值明显提高24个数量级,同时电容值Cdl降低23个数量级,进一步验证涂层有效隔离电解质中离子起到防腐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