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脓毒症以及重症脓毒症是儿童危重症领域的重大难题。重症脓毒症患儿早期常需要大量液体进行液体复苏,然而输液量一旦超过阈值就可能出现容量超负荷。尽管大部分研究证实容量超负荷会增加患儿的病死率,容量超负荷与患儿预后关系的研究目前尚存在争议。针对重症脓毒症患儿容量超负荷与预后关系的研究,亦鲜见报道。目前容量超负荷干预措施主要是利尿剂和肾脏替代治疗。利尿剂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率很高,但利尿剂对患儿预后的作用,目前尚无统一看法。 本研究旨在: (1)探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统计方法的容量超负荷与重症脓毒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死亡的关系,比较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以综合分析容量超负荷对重症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 (2)探讨利尿剂对脓毒症患儿容量负荷状态、AKI以及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1)回顾性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重症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 (2)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的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每日容量负荷百分比计算公式:(24小时液体入量(L)-24小时液体出量(L))/入院时体重(kg)×100%。统计患儿入PICU第1天到第7天的容量负荷情况;计算每位患儿24h容量负荷、72h容量负荷(最大值、平均值、累积值)、7天容量负荷(最大值、平均值、累积值、波动值)。评估患儿入PICU1 h内儿童死亡指数Ⅱ(Pediatric index of mortality2,PIM2评分)。统计患儿入PICU时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基本情况以及正性肌力药、利尿剂、激素、抗生素、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的使用情况,统计发生AKI、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的情况,以及住PICU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 (1)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2例患儿,61例(30.2%)死亡。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容量负荷、PIM2评分、MODS、AKI是重症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校正年龄和PIM2评分因素后,24h容量负荷(AOR=1.24;95% CI1.08-1.41;P<0.001),72h容量负荷最大值(AOR=1.36;95% CI1.17-1.62;P<0.001),72h容量负荷平均值(AOR=1.49;95% CI1.23-1.82;P<0.001),72h容量负荷累积值(AOR=1.28;95% CI1.12-1.47;<0.001),7天容量负荷最大值(AOR=5.47;95% CI1.15-25.96; P=0.032),7天容量负荷平均值(AOR=1.54;95% CI1.14-2.09; P=0.005)以及7天容量负荷累积值(AOR=1.07;95% CI1.02-1.13; P=0.011)均和死亡显著相关。24h、72h容量超负荷指标预测重症脓毒症患儿死亡的AUC值无统计学差异,其中以72h容量负荷平均值对患儿死亡预测的AUC值最高(0.75)。24h、72h、7天容量超负荷和AKI的发生均显著相关。 (2)前瞻性研究共纳入82名患儿。研究显示在存活者中,利尿剂组和非利尿剂组两组间24h容量负荷无统计学差异(P=0.469)。所有患儿中,利尿剂组与非利尿剂组患儿7天容量负荷最大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然而7天容量负荷平均值(P=0.367)和累积值(P=0.22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后,利尿剂和死亡无相关性(P=0.194)。 结论: (1)24h容量超负荷、72h容量超负荷(最大值、平均值、累积值)、7天容量超负荷(最大值、平均值、累积值)均与重症脓毒症患儿病死率显著相关;并且在校正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指标后,容量超负荷是重症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PICU期间无论何时出现的容量超负荷均与重症脓毒症患儿的死亡密切相关。 (2)容量超负荷是预测重症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敏感指标,24h和72h容量超负荷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3)24h、72h以及7天容量超负荷均和AKI的发生显著相关。相比较液体入量,容量超负荷和液体出量的关系更显著。 (4)存活者利尿剂组和非利尿剂组24h容量负荷无明显差异。利尿剂和非利尿剂组患儿7天容量负荷最大值存在统计学差异;然而7天容量负荷平均值和累积值两组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 (5)死亡组较存活组利尿剂使用的比例高。在校正影响因素后,利尿剂和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且利尿剂组较非利尿剂组更易出现低钾血症、低氯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少,尚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来评估利尿剂与脓毒症患儿容量负荷及病死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