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内蒙古境内不同气候区的三种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及其放牧退化演替系列为研究对象,以植物热值为基础建立内蒙古草原植物能量功能群的分类体系,旨在从能量生态学的角度揭示草地退化演替的机理,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草地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牧干扰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常见植物种热值变化不大,不同放牧区之间无显著差异,植物热值具有稳定性。(2)依据植物热值大小,采用逐步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植物能量功能群进行了划分,将内蒙古草原128种植物划分为高、中、低三种植物能量功能群,高能值功能群主要由群落中高大的禾草及一些灌木构成,一些矮禾草及多年生杂类草是中能值功能群的主体,低能值功能群主要包括一、二年生杂类草和部分多年生杂类草。(3)受放牧干扰强烈的重度放牧区,高、中能值功能群盖度、平均高度、生物量显著降低,低能值功能群则明显的增加。能量功能群结构的变化导致群落功能的变化,随放牧强度的加大,高、中能值功能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低能值功能群取代。(4)在轻度放牧强度下,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具有较高的盖度、密度、平均高度、生物量、平均热值和能量现存量。随放牧强度的加剧,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趋于恶化,而群落内部能量功能群之间的消长变化和替代作用是导致群落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5)通过数学手段建立了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群落能量与能量功能群生物量之间的数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