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基础抗拔试验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承受水平和铅直荷载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但是,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基础上拔理论繁多,众说不一,所推荐的预估承载力公式的适用性和可靠程度也比较有限。从土力学观点来看,基础上拔机理远比其它土工问题复杂,土的抗拉性能、土体中裂缝开展过程、填土质量以及土的渐进性破坏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基础上拔的性能。论文通过插入式基础的真型抗拔试验,对在送电线路中应用已是十分广泛的插入式基础抗拔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概述了插入式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插入式基础抗拔力计算理论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研究插入式基础抗拔机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2、分析真型试验的试验原理,并设计出一套轴向抗拔加载试验装置,详细介绍了各种试验和数据采集仪器,以及基础进行真型抗拔试验的试验方法及步骤。 3、本次57个试件的角钢抗拔试验表明,作用力从插入角钢传到混凝土基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了混凝土的强度外,作用在插入角钢上的拉力,材料特性以及在整个基础中的应力分布对基础设计都有重要的影响。当设计人员在设计基础时,只能够采用在滑动摩阻状态下的粘着应力值。另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在一定的拉应力下,插入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着力能通过插入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位移反映出来。这是由于横断面的收缩,使得粘着应力明显降低,即泊松比效应。对具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把摩阻临界值作为极限拉力。在带有承剪连接件的插入角钢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粘着应力与承剪连接件的受力存在很大的附加作用,但是,在原则上不允许进行组合叠加。 4、分析了插入式基础的受力特点、内部传力特点、构造设计特点,并提出了插入式基础的4种基本破坏模式。然后详细论述了土重法、刘文白法、Charles法三种计算方法,针对这些方法中都没有考虑地基土法向反力的不足,对插入式基础上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最后对这些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其他文献
该文对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在复杂工程条件(分层地基,分级加载)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用离心机模型试验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分析.首先详细分析了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在工程计算
一直以来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都是实际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岩石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扰动性使深部岩体变现出情况各异的流变特性。鉴于此,对岩石的蠕变特性的研究也是长期以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在压型钢板下沿着波纹方向增设型钢梁,组成型钢和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
该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综述,对水质(数字)模型的有关基本概念、水质模型的特点、发展阶段与趋势、分类、常用软件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苏州河水质模型研究工作进行了回
通过室内试验,对分别掺入纳米材料Al2O3及纳米材料TiO2的水泥土工程性状开展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首先分析了纳米材料Al2O3掺入比、龄期、土样含水量、水灰比等对掺纳米材料Al
大型基础下层状地基静力变形性状分析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常见类型问题,该类问题主要考虑土的本构关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基底附加应力的空间分布状况及传递过程等。随着高
问题提出:房地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的行业,其相关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繁多,行业内不同部门不同人士带着一定的主观性发表对行业不同角度的评价和预测;同时行
该文围绕含随机分布断续节理的岩体模型的REV及其变形和强度的数值估算这一主题,从地质模型规律的提取,到它的模拟再现,加上解决数值加载这一方法的一系列必要的准备工作,包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设计基准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病害首先是混凝土或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加固补强材料,广泛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中.目前对于单个构件如梁、柱的碳纤维抗弯和抗剪加固研究已相当成熟,但对于节点的碳纤维加固研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