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生存率较低,淋巴结微转移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N0食管鳞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淋巴结中AE1/AE3的表达情况,旨在研究免疫组化法对pN0食管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间的关系以及其转移规律,观察淋巴结微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04年01月至2016年08月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鳞癌、HE染色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共1331例,合计26127枚淋巴结。所有患者资料均记载齐全。所有标本使用石蜡封存,予重新切片后经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标记免疫组化染色于高倍镜下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生存期从手术日期始至最后一次随访日期或死亡日期计算,病例最后随访日期为2016年12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1.3个月。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法共检测到55例患者(4.13%)中的62枚阳性淋巴结(0.24%)。微转移的检出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长度(P=0.011)、肿瘤浸润深度(P=0.011)以及TNM分期(P=0.007)相关。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P=0.005)、年龄(P=0.000)、肿瘤浸润深度(P=0.000)、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0)、TNM分期(P=0.000)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肿瘤长度、肿瘤生长部位、微转移与否与患者预后关系不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P=0.006)、年龄(P=0.001)、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1)、TNM分期(P=0.000)等分别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肿瘤浸润深度(P>0.05)与预后无关。 结论: 应用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用于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微转移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淋巴结微转移对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无影响,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