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辅助文教学运用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w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助文与正文共同构成教材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术界对教材的研究也离不开对辅助文的研究,对《思想品德》教材辅助文的研究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自201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并于2017年秋季在全国正式投入使用,辅助文作为此次教材改革的亮点之一,与之前教材相比,变化较大,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辅助文包括“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和用实线框起的“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六个栏目。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资源。根据是否设置问题进行分类可将辅助文分为“任务型”和“阅读型”两大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根据“任务型”辅助文为学生设置的不同任务类型分为:思考类、操作类、实践类;根据“阅读型”辅助文在教材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分为:解释说明类、补充拓展类、典型案例类、阅读体会类。初中《道德与法治》辅助文的设计具有生活性、科学性、思想性的特点。具有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价值。且辅助文与正文相辅相成,与正文结合体现教材逻辑性,通过活动将学生目光从书本知识导向社会生活,辅助正文实现跨学科汇通、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辅助文的编写是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思考后智慧的结晶,为广大师生教学提供重要素材和思路,深受喜爱,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辅助文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运用辅助文时存在对辅助文的分析与理解不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修改辅助文存在困难、教师欠缺调动学生回答辅助文设问的技巧、利用辅助文进行总结延伸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其一,教师应在课前分析修改辅助文;其二,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反应灵活使用辅助文;最后,教师应利用辅助文,帮助学生实现课后的拓展延伸。
其他文献
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工业测量、建筑物数字化展示、古文物保护与展示、地形地貌测量等对三维场景重建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技术由于其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常被用于获取物体的三维模型。在对大型构件进行三维测量的时候,通常可利用无人机围绕物体进行图像拍摄,再基于所拍摄的图像序列重建出相机的运动位置以及相应的场景三维模型。本文面向大构件物体的三维模型构建、显示与量取,完成了一套基于图像序列的
抽出-处理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如何布设抽水井高效捕获污染地下水是该技术的关键。本文以西北某铬污染场地为依托,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污染地下水的抽
科技的进步,人类知识版图的扩张,使得教育领域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逐渐消失,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实行跨界教育和统整教学,旨在让不同学科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不同层面建立联系,并能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来理解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在进入21世纪后,在强调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外,更加注重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式的探究性学习。而定
20世纪90年代之前,脂滴(LDs)仅仅被认为是细胞中储存中性脂质的简单而惰性的球状体。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致力于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脂滴作为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细胞器在维持细胞的内稳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生物体脂含量的异常就会诱发细胞内稳态的失衡,从而导致多种疾病,例如肥胖、脂肪肝、Ⅱ型糖尿病、动脉粥样化乃至癌症。因此,发展用于检测细胞中脂滴动态变化的检测方法对推动脂滴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功能
在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展开后,女性主义与文化、艺术领域的碰撞中诞生了女性电影。因此,本文首先对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番梳理,然后进入对女性电影和女性意识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题材影片,通过大量阅片对该题材的影片进行初步归纳总结,尤其是对该题材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有了清楚的认识。西蒙·波伏娃所著《第二性》对作者从精神分析、生物
本文,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以及历史血压数据研究了两种血压检测的方法,第一种是基于Xgboost集成模型的血压预测,第二种是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血压预测。本文从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来看,其都适用于血压的检测任务,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效果明显优于机器学习模型。另外,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精度均可达到了美国国家高血压标准,以及英国高血压协会标准中的A级别。本文研究内容对血压检测任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新世纪以来,藏族题材电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因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中国电影创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国内外导演都在不同程度进入藏地进行取材,并用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对西藏的理解,拍摄不同题材的影片,塑造了形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其中的藏族男性以及其他民族的男性形象,体现了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各自不同的身份意识。藏族题材电影里男性形象的特征和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藏族社会的发展。文章首先
学位
电影与戏剧的渊源深厚,且由来已久。从梅里爱到好莱坞,他们的成功无不印证着电影“戏剧化”的优越性,“影戏”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一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意识到了“戏剧化”的弊端,开始尝试电影的“非戏剧化”创作,譬如国外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而国内在“文革”结束后,人们渴望冲破思想禁锢,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电影本体的争论,亟待完成电影从“传统戏剧美学”到“现代影像美学”的更变。在如今观众审美水平普
自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及逐步趋于宽松的政策规制,中国电影的创作在题材选择上有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其中,犯罪题材电影发展尤为迅猛,无论是在商业票房上还是艺术水平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犯罪题材电影中所塑造的犯罪者形象与传统的犯罪者形象大为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本文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中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犯罪者形象。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犯罪题材电影的生成语境,对犯罪题材电影的概念进行界
研究家庭题材影片是考察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怎样与电影相结合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家庭题材影片有效见证了家庭作为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随时代不断交织更替下的变迁过程。家庭题材影片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个例的问题,而是问题背后所蕴藏和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当前时代所突出的社会问题。新世纪以来,家庭题材影片在主题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了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将爱情婚姻、代际长幼等问题搬上了荧屏,结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