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交往,建构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成为必然。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有效互动直接影响认知和交流的效果。为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达成情况,本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通过阅读文献了解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现状,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师生有效互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利、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非常有利,但实际操作时却很少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大部分教师对师生有效互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师生有效互动的理解并不深刻,对其达成信心不足,并且重视度也不高;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师生互动环节忽视或设计不确切、不科学;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落实或被忽视,或呈现出形式化。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师生有效互动的有效达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唯理智教育观念的束缚、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制约;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道德修养的影响;师生有效互动达成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和情感掌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达成,学校和社会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支持氛围并加强教师的师生互动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以提升教师对师生有效互动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处理互动内容;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做到营造积极的互动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