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貂(Martes zibellina)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建立人工圈养种群是迁地保护的重要手段。被毛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有关动物换毛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紫貂是季节性换毛动物,一年中在春季和秋季两次换毛,研究紫貂人工圈养繁育地换毛的规律是深入了解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紫貂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人工圈养紫貂的春(秋)季换毛的启动时间、结束时间、被毛的脱换顺序的观察,结合研究地大连的昼夜长短变换(光周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了解与紫貂春(秋)季被毛脱换规律有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紫貂春季换毛时,新毛先从吻部生出,扩及眼周及整个头部,此后腰荐部新毛长出,然后前肢、肩背处新毛长出,新毛由腰荐部与肩背部向四周延展至背、腰部,向后扩展至臀部。腹侧新毛由体前向后延伸扩展。在腰部出现新毛时,尾毛开始自尾基向尾端脱换,当躯干部的新毛出现在尾基时,全身完全由夏毛替换。(2)在大连,紫貂于三月中旬左右开始春季换毛,四月中旬至五月初躯体大面积呈现夏毛,六月上旬彻底为夏毛。(3)紫貂秋季换毛(夏毛脱落和冬毛长出)从臀部开始,并向背部和尾部延展,再由背部延展至腰腹部、四肢,最终由颈部延展至头部。(4)在大连,紫貂于九月中旬左右开始秋季换毛,至十月上旬躯体大面积呈现冬毛,十一月上旬彻底脱换为冬毛,换毛结束。(5)到3月中旬,白天与黑夜时长比例接近于1,多数紫貂个体被毛开始从吻部脱换。(6)到9月中旬,白天与黑夜时长比例接近于1,多数紫貂个体被毛开始从臀部脱换。(7)春季换毛开始时的最低气温一般低于O℃,最高气温一般高于10℃,个别个体低于10℃,多数紫貂基本都是在3月中旬左右开始换毛,此时的平均气温稍高于O℃,个别个体低于0℃,且随着温度升高,换毛持续进行。(8)秋季换毛时的最低气温高于10℃,最低达9℃,最高气温围绕20℃上下波动,多数紫貂基本都是在9月中旬左右开始换毛,此时的平均气温稍低于20℃,且随着温度降低,换毛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