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落后等问题,提出对黄土高原地区代表性支流实施水土保持示范性建设工程方案,并对示范性建设工程的模式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建立起了对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具有模式样板和技术借鉴作用的示范工程。 论文首先阐述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的代表性支流——无定河的基本情况、流域特点、治理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对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落后等问题;分析了我国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措施的演变过程:对前期的综合治理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其次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无定河的重点小流域实行示范性建设的目标、措施配制、工程量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预期效益从生态、保水保土、社会及经济四个方面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然后深入研究典型工程,针对陕北榆林市境内无定河的代表性小流域——榆阳区李家沟示范区房山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初步设计,对代表性小流域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综合治理的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并对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不同土质、不同生产条件,提出了17种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生态效益、基础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四方面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而得出代表性小流域的较为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最后论文对现阶段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实现手段进行分析,提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下一步应研究的工作及近期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隧道及地下洞室的形式和数量日益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能源、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国防工程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地下结构的重要性也愈加明
本文对建设项目跨组织信息交流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分析项目建设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业主方在项目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建设项目的管理应是业主方对虚拟组织的管理;通过对虚拟
“十五”和“十一五”以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节能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外墙外保温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比如:墙
由于配筋砌体结构 (Reinforeced Masonry structures,简称 RM 结构) 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费用、强度高、延性好等自身优点,近年来应用较多,并逐渐向高层、不规则、复杂形体方向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中出现的大量钢框架梁-柱刚性连接脆性断裂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刚性节点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在震后进行的研究中,减小梁翼缘处对接焊
源于丰富的大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和经验的“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的三要素控制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管理学理论,采用系统的观点透析项目成功和失败的本质及深层次
理论研究与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地面运动和结构的反应都是复杂的多维运动。在以往钢筋混凝土结构动力反应研究中,由于技术手段的局限,研究者往往采用的是平面分析模型,只考虑
无网格法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本文从无网格法的基本特性入手,以无网格伽辽金法为基础,根据热弹性理论,提出了无网格伽辽金法求解温度应力下薄板弯曲问题的概念和公式,并进一步进
随着微波通讯的发展,屋顶塔微波天线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屋顶塔微波天线相对于下面的建筑物和屋顶塔属于次结构,具有特殊的动力特性,故考虑其地震作用时微波天线不是直接承受地
企业管理方式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带有行政色彩,在施工企业层面仍然沿用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管理方式。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