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导致通信和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飞速迅猛变革及发展,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国众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及其日常的工作内容。同时随着网络化进程加快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读者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和特殊化。显然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方式难以满足新时期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及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亟需改变。近年来虽然在学术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关系进行了众多实证研究,然而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个人层面的关系实证的相关研究还不足。但高校图书馆对其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高校的组织绩效及科研实力提升中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个人层面的关系的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更好地探究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其馆员行为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在研究伊始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员工行为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以社会交换理论、互惠原则和组织支持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持,提出并建立了研究的理论假设模型。本研究选择了20所高校图书馆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274份问卷,运用SPSS19.0和AMO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检验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假设基本得到了验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角色内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员工的选拔与配置、员工激励和职业安全对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绩效管理和员工参与对员工角色内行为的作用并不显著。2.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员工激励和职业安全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员工的选拔与配置、绩效管理和员工参与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通过分析并总结研究结论,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在管理的一些建议,同时分析和指出了本研究的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