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虽然改革开放使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大部分农村地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生活宽裕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鉴于此,必须对中国农村的贫困形成总体认识,科学分析农村贫困成因,找出影响农村贫困问题解决的瓶颈,为反贫困制定科学的战略和措施。
本研究运用了社会贫困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村贫困的历程进行总结,从政治、经济、农民自身剖析贫困原因,得出“农民素质偏低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影响农民素质提升与贫困问题解决的关键”的观点。在该观点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法,以福建省为例,结合福建省农村贫困实际和人力资本投资现状,通过对福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贫困问题影响的考察,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一是多元化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保证资金稳定,二是增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三是完善农民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四是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建立适宜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五是加强劳动力输出服务保障,降低农民迁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