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河南省优势产业,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在国家农产品战略布局中,河南省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河南省农业及农村发展,逐渐进入农业大省转向农业强省的过程中。“三农”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日益增多,现行农业经营的发展方式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农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明显。今后“谁来种地”问题严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存在,农村家庭经营规模普遍小,组织化不高,土地产权不够清晰。这些问题都束缚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尽管河南省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建设力度,取得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重大成就,但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举步维艰。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妨碍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解决农业发展过程积累的各种问题,亟需从河南省农业实际出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河南省一批初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发展现代农业,出现了勃勃生机的势头。体现了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构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突破现代农业困境的重要步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新生产力,是农业主要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基础和根本目的。本文采用文献、数据等分析方法,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结合河南现行农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成效,分析梳理当前发展面临的困境成因,主要是相关政策支持不足,经营规模偏小,与发展现代农业配套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不规范,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分析揭示了构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探析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对河南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结合省情提出建设性建议:(1)不断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2)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3)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4)积极培育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5)继续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6)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7)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期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建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