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噬是指由细胞粗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细胞质和受损的细胞器及蛋白质,而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从而满足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及细胞器的不断更新。自噬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机体缺血缺氧性损害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严重创伤及烧伤后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机体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缺血缺氧,机体为保证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血流供应,发生血液重分布,即指皮肤、骨骼肌及腹腔内脏的血管收缩,而心、脑血管不收缩,从而保证心脑重要脏器血液供应。在血液重分布情况下肠道是最常受累的器官,因肠道组织灌流不足、氧需求增加及高代谢所造成的缺氧,导致肠黏膜结构与功能受损。目前缺血缺氧所致胃肠道上皮细胞的自噬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体外缺氧模型模拟胃肠道缺血缺氧,动态观察人肠上皮细胞Caco-2在缺氧条件下的自噬变化情况,旨在了解缺氧对肠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为研究自噬在缺氧后肠上皮细胞损害中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1.以正常培养的人肠上皮细胞株Caco-2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常氧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及缺氧组(0.5h、1h、2h、6h、12h及24h)提取细胞总蛋白并测其蛋白浓度。2.采用蛋白免疫印法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及P62表达的变化,以反映缺氧后各时相点自噬相关分子水平的动态变化。3.于细胞缺氧前及缺氧后6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溶酶体的变化情况。4.GFP-LC3B融合蛋白示踪肠上皮细胞,于缺氧前及缺氧后6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体形成的情况。结果:1.与常氧处理组比较,缺氧0.5h后肠上皮细胞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水平即开始增加,随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于缺氧12h后达到高峰,24h后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P62蛋白表达在缺氧后则逐渐降低,于缺氧24h将至最低。2.透射电镜观察缺氧前后肠上皮细胞自噬变化的结果表明,缺氧后6h时肠上皮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增多,且明显多于缺氧前水平,表明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增加。3.GFP-LC3B融合蛋白示踪肠上皮细胞显示,缺氧6h后细胞内绿色荧光斑点显著增加,表明自噬体形成也明显增加。结论:1.缺氧后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并且自噬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2.缺氧肠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另一种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自噬可能参与缺氧引起肠上皮细胞损害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