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人们常说高考是根指挥棒,对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方向有着强制性和暗示性。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很难期望教育改革能有明显的成效,只有对语文教育评价进行同步改革,整个语文教育改革才能形成体系性互补,最终从源头上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才可能“功德圆满”。在困境重重的语文考试改革中,借鉴国外教育和考试经验的同时,我们应该把眼光多投向传统,比如古代科举考试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科举考试固然有其弊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它。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吏诠选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旨在从对科举考试的批判与反思中找到当今语文评价体系的可资借鉴的因素。本论文除了导论和结语部分,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的科举史和语文考试史进行了考察,以确定科举考试和当今语文评价体系的传承性和可比性,粗略地论述了科举考试和语文考试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当今语文评价体系中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以及高考作文模式化四个角度分析了传统的科举考试对当今语文评价体系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古代科举考试和当今语文评价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了科举考试在文化和考察方式上对我国当今语文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并提出了作者认为可行的应对策略。第三部分联系科举考试和当今语文考试在不同内容和角度上的相似性,针对应用性文体的写作、考生阅读、汉字书写等当今语文考试改革中的问题,结合科举考试的启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比和研究,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发掘基础教育领域内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语文学科考试改革的现实价值,为当今语文考试,尤其是语文高考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富有启示性的观点。古代的科举考试和当今的语文评价体系,在很多问题上都有相似之处,继续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从中探索考试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的为当今语文评价体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