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方式协调调度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客运枢纽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不同交通方式在功能上有机的结合、相互协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交通系统的整合效益。由于我国在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上的不足,导致部分枢纽内各交通方式未能实现良好的换乘衔接,例如主导交通方式与衔接交通方式运能不匹配,主导交通方式与辅助交通方式在时间上未能实现良好衔接,增加了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枢纽整体效益发挥,降低了服务水平,在一定情况下甚至会影响枢纽的运营安全。因此,如何进行综合客运枢纽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效协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方式协调问题的内涵和目标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换乘乘客属性、运营支出、各方式运输能力对运能协调的影响,给出运能匹配度计算方法及分级标准,从系统费用最小的角度出发,考虑运能匹配度约束建立运能协调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各交通方式运能分配比例,进而实现运能结构调整。其次分析综合客运枢纽主导交通方式客流到达时变特性,将乘客换乘时间费用量化,以乘客换乘时间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不同时段(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主导交通方式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调度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工具箱中fminbnd函数求解,得出最优发车间隔;利用排队论分析主导交通方式与出租车的协调问题,通过M/M/1///FCFS模型求解在乘客期望的排队时间和排队长度下的最小服务车辆数。最后,以辽阳市综合客运枢纽为实例,将文中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际应用。利用VISSIM软件仿真常规公交发车间隔优化前后的服务水平变化情况,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优化后的分时段发车间隔下候车乘客的排队人数明显减少,同时乘客在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的平均候车时间分别降低了40%和31.2%,这说明文中模型可以较好的解决协调调度问题,可为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视角出发,重点研究汉语中随社会发展大量涌现的新词及流行语的翻译策略。语言可谓时代的镜像。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进步,新的语言及表现方式也随之应运
目的:对大鼠Kupffer细胞分离方法进行优化。方法:采用D-Hanks液和Ⅳ型胶原酶液两步原位灌注法结合离体消化,差速离心法和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选择性贴壁纯化Kupf
当今世界国际交流频繁,口译也日趋活跃,呈现出多种形式。按其操作类型可以分为导游翻译,陪同翻译,会议翻译,会谈翻译等。而会议翻译又包含国际会议,记者招待会,商务会议和学术研讨会
声学方法评估渔业资源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推广。如今,声学方法已成为海洋生物资源评估的重要手段。我国于2009年启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项目,越来越多的研究目光投
电网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构建适合电网建设项目的多层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其次,应用3标度层次分析法,由指标两两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热点,本文基于会计工作过程来确定工作任务,完成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开发设计了高职《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项
泥炭沼泽面积仅占陆地总面积的2–3%,其碳储量却占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0%,甲烷排放量占甲烷年排放量的4–10%,泥炭沼泽因而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农业氮
近年来随着公路和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大悬臂单箱多室宽箱截面,以减轻箱梁上部结构自重和利于快捷施工。本文以某预应力混凝土大悬臂连续箱梁桥
研究目的:在全面分析国土空间承载效率、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及其匹配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时空分异规律,揭示北京市国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