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资源再利用的城市大尺度棕色地段再开发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尺度城市棕色地段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是城市去工业化过程的衍生品。伴随着世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交通运输设施不断改良、城市郊区化愈演愈烈,原先的一些产业用地逐渐衰退,面临更新重组乃至废弃闲置的挑战。同时它们在城市中留下大量废弃的建构筑物与受到污染的土壤与水体。为了使棕地能够合理、安全地被再次利用,需要重新认识棕地上有可能作为资源带来多方面收益的那些空间要素,并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将这类被废弃的土地重新“缝补”到城市环境中去。本文基于这样的目标系统地讨论了工业空间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大尺度棕地再开发的驱动因素、多元平衡的目标体系、规划设计策略与空间资源的再利用模式与方法,提出多元动态的目标体系概念,空间规划中构建结构系统的6种策略:(1)划定适宜的规划范围;(2)选择主导产业与进行功能混合;(3)提高路网密度、以公共交通提高场地吸引力;(4)提供充足的绿色空间;(5)制定规划导则与分期实施方案;(6)吸纳多方意见平衡各方利益,空间资源再利用的4种模式:(1)基于整体保护的功能调整的再利用模式;(2)基于污染整治的环境处理的再利用模式;(3)基于场所精神的局部地标塑造的再利用模式;(4)基于场地特定条件的综合再利用模式,以及若干对场地肌理、建筑物与构筑物、污染土壤与水体及残留物的具体再利用方法。   大尺度棕地的再开发问题在中国同样值得关注,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差异,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还论述了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对棕地再开发的影响。并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阶段开发中的问题。最后,本文尝试以北京焦化厂作为北京棕地再开发的例证,论证文章中的观点在现实中的应用,并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大工业背景下的经济总是带着浓浓的钢铁味。临街两侧的高层建筑正遭受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严重污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何有效的控制城市交通噪声,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将
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高校图书馆建筑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学校三大支柱建筑之一,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中承担重要任务。由于该类建筑文化气息厚重
学位
现代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全球普遍认为低碳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是保护地球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着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造成问题的罪魁祸首。在此背景之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它所构建的虚拟空间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空间的认识。虚拟空间扩大了人们空间体验的范围,让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周围的环境,获得与以往
本文是关于明清江南厅堂建筑内轩的形式与演进的研究。轩是江南传统民居、祠堂中特有的一种构造,样式丰富,使用普遍,但鲜有专门针对轩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轩的基本信息做一
学位
景观设计是兼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设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中出现的思潮和观点的推动,在不同时期,形成各种各样的
从远古社会到后工业文明,建筑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之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技术的限制,长久以来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以线性牛顿力学理论以及笛卡尔空间体系作为空间形态的主要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