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图式理论、输入假设、输出假设、注意形式教学理论,对《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公开课课堂活动类型及分布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全面了解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置情况。本研究主要考察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的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前和阅读后阶段图式运用情况以及阅读中学生独立阅读时间的安排;2)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输入性和输出性课堂活动的比例及分布,控制性和交际性输出活动的分布及体现;3)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注意形式教学、全形式教学和重意义教学的情况,有准备的和随机的注意形式教学的分布以及所关注的语言形式类型。本研究通过对四节高中英语阅读课转写的语料进行文本分析,基于执教者教案、多媒体课件和研究者听课记录,得到以下发现:第一,在阅读前,教师主要运用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扫清学生阅读障碍;在阅读后,教师运用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巩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中,不同教师安排的学生独立阅读时间不同。第二,输入性和输出性课堂活动基本上达到平衡;在输出性活动中,四位教师都兼顾了控制性和交际性课堂活动的设置。第三,重意义的课堂活动类型占很大比例,全语言形式和注意语言形式课堂活动所占比例很小。第四,注意语言形式的课堂活动多为有准备的,聚焦点为词汇;随机的注意语言形式课堂活动聚焦于语音和语法,几乎不涉及语篇。另外,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对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师应保证学生独立阅读时间,灵活运用图式;合理安排控制性和交际性输出活动比例,根据课堂活动设置的目的选择处理学生错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