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动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心理动词是人类心理活动在语言上的反映,是描述人的心理活动或者心理状态的一类动词,有两个论元。它依据经验者题元角色的指派位置,分为主语经验者(ES)动词,即心理状态动词(PSVs),和宾语经验者(OS)动词,即心理使役动词(PCVs)。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论元和句法功能的“错配”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困扰。心理动词错误是一种全局性错误,因为这类错误严重影响整体组织、阻碍正常交际。大部分英语心理使役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跟相对应的汉语心理使役动词存在较大差别,作为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心理使役动词对学好英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语料库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本研究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OLEC)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美国现代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COCA,BNC),采用对比分析(CA)的方法,运用Wordsmith 6.0检索软件对语料库进行分析。根据张京鱼的心理使役动词分类法,将心理使役动词分为震惊类、满意类和担忧类动词,本文重点研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3类典型心理使役动词的使用情况。旨在探讨四个问题:(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心理使役动词的频率是否存在差异?(2)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役结构的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词汇使役句和句法使役句?(3)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心理使役动词出现了哪些偏误现象?(4)偏误出现的可能原因有哪些?通过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美国现代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研究发现:(1)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shock类心理使役动词的频率较正常,而过多使用了satisfy和worry类词。(2)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比英语本族语者更多使用了心理使役动词的句法使役结构,而过少使用了其词汇使役结构。(3)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心理使役动词的搭配上也存在差异,使役形式转化为状态结构时,所搭配介词掌握不牢,“担心”(worry about)词组使用过度。(4)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正常使用心理使役动词所派生的过去分词形式形容词,而过少使用其现在分词形式的形容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出现英语心理使役动词使用错误的可能原因有:过度利用中文母语正迁移,受中文母语负迁移影响,英语心理使役动词输入不够,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规避策略,中文本族语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等。针对大学生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使用情况,本文最后给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学习和教学提出了实际建议:培养零位使因意识,熟知英语心理使役动词包含零使因;加强介词练习,掌握英语中纷繁复杂的各类介词;改变心态,不逃避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使用,不惧怕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