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更是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目标,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开展起来。然而,目前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营建不足,各种问题十分突出,理论研究方面对某一类型的乡村聚落景观研究不够深入,尤其在对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我国的山地型乡村聚落资源又十分丰富。因此,开展区域性的针对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对浙西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从而合理规划山地型乡村聚落内的物质空间,保护与发展山地乡村特色文化,展现山地乡村的独特人文气息,改善与恢复乡村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关系,营造一个优美、健康、舒适的聚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聚落景观,为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首先对我国的乡村发展需求、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需求进行了梳理,对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与发展做了分析与总结,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对相关概念、内涵以及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了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因素、形态特征以及山地型乡村聚落的特点。其次,对浙西地区临安行政区范围内的13个山地型乡村聚落景观从宏观景观格局、中观活动空间场所,微观景观元素三个层次,多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宏观上乡村景观格局受损;中观上聚落空间场所景观风貌不佳、空间荒废、功能缺失、乡土气息不足;微观上景观元素建筑混乱、绿化效果差、公共设施不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不足等主要问题。根据调查得出的问题,提出宏观上修复与完善乡村景观格局,中观上更新与改造聚落空间场所,微观上提升与优化聚落景观元素三个主要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文章以临安指南村为例,对指南村的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践研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总结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期望有益于后续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0前言 自学能力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基础。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及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不生病,而且要有很高的生活质量。同时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是我国的一项国策。由此,我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区,属于褶皱高山地貌,区域内降水丰富,研究区内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对盐源县进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在为盐源县建立合理的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其他策略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了盐源县生态地质环境,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地层岩性、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等,
为开发和利用三七地上部分资源,以三七茎叶提取物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三七茎叶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确定三七茎
桂林不仅在旅游业方面享誉全国,其特产罗汉果同样深深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但在互联网营销的冲击下,永福罗汉果的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因此,我们准备对罗汉果"互联网+"营
传统媒体时代单向的组织性的、运动式的文保宣传已不能适应文物保护工作的新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国家宝藏》两部纪录片热播原因的分析,探讨创新文物保护
目的:探讨婴儿游泳停止后3个月内各项生长指标的延续效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对260例婴儿进行观察。游泳组婴儿从出生后4d—4个月进行游泳,游泳停止后观察2组婴儿在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