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雕塑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雕塑在校园中发挥出的功能,不单单只是一种纯视觉上的欣赏,它还具有着对校园环境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校园师生们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它俨然已经在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园雕塑是传播校园文化的绝佳媒介,它就是无声的广播,它虽然静止不动,但却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于审美、对于情感、对于内心深处的反复思考,同时它也记录着社会的进步,诉说着历史的进程。事实上,在中国,现阶段高校校园雕塑设计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景观生态学、环境景观学、雕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校园雕塑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德州大学三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三所高校的校园雕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这三所高校校园雕塑的现状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的总结得出:目前校园雕塑存在主题雷同、缺乏创意;概念模糊、难以理解;内涵浅显、文化缺失;雕塑主题与环境不符的四大问题。(2)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查阅高校校园雕塑设计的相关理论资料并将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结合,提出适宜高校校园雕塑设计的原则,即绿色生态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主题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和原创性原则。总结出高校校园雕塑设计的基本程序,即资料调查、确定主题、确定位置、设计造型、选择材料及选择色彩。希望以此来为同类型的校园雕塑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参考。(3)对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的校园雕塑进行了总结与具体的分析,发现其存在雕塑题材缺少娱乐性等功能性质、雕塑色彩和材料单一、雕塑语言不够丰富和院系雕塑较多而院系交叉级雕塑太少等问题,并提出拓展雕塑的选题范畴、丰富雕塑的个体颜色、积极采用多种雕塑材料、大胆运用新颖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增设院系交叉级雕塑等建议。高校校园雕塑是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园环境中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它拥有优美大方的外在,和深刻低调的内涵。它具有传播校园文化、诉说校园历史、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