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1-6月龄不同发育水平婴儿在其发育过程中体温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婴儿体温变化与其发育水平的关系。以期丰富中医“变蒸”学说,推动中医儿童发育进程医学的发展。方法:严格按照研究方案中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2009年4月—2009年6月期间出生的首次于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儿保建卡的小儿共40例,严格按剔除和脱落标准,对满足剔除与脱落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剔除,确保调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筛选出合格的调查对象30例。参照《实用儿科学》、《儿童保健学》(第3版)、盖泽尔量表以及各种核心期刊发表发表的关于儿童发育的相关论文,制定本研究的观察指标。采用研究人员量表测试方式及家长按照要求自测体温方式进行临床观察,运用中医时间生物学和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对小儿体温、发育及二者之间的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体温节律分析:(1)将每个婴儿体温进行统计后得出:婴儿体温统计P均≤0.05,图像呈余弦改变,共有8例,提示8例婴儿体温变化呈明显月节律改变;婴儿体温统计0.05≤P≤0.15,图像呈余弦曲线趋势,共有4例,提示4例婴儿体温变化呈月节律趋势改变;婴儿体温统计0.15≤P,图像无余弦曲线趋势,部分呈直线表现,共有18例,提示这18例婴儿体温变化无明显月节律趋势。(2)将30例婴儿连续5个月的测试体温作为一个样本,运用组余弦法分析得出结果:该组婴儿体温统计P=0.0511>0.05,图像呈近似余弦曲线趋势表现。2、体温与发育相关性分析:用SPSS15.0对30例1-6月龄小儿体温和发育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P=0.043<0.05。说明体温与发育具有相关性,通过测量小儿体温来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方法,与用盖泽尔量表测量的发育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测量体温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小儿生长发育变化情况,具有较好可行性、客观性及良好的准确性。结论:通过对30例1~6月龄婴儿连续5个月的体温及发育测试,最后显示5个月内入组婴儿的体温有呈月节律变化趋势现象,30例小儿的体温与发育具有相关性。体温作为“变蒸”的主要表现,说明历代医家对“变蒸”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变蒸”现象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