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安葬权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亡,子女葬。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然而,生活中频繁出现的安葬权利之争开始触及到了法律的盲区,也使我们意识到,遗体安葬并不简单地只是一个有关社会道义的行为,它以权利为基石,是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遗体安葬权的概念,对它的保护几乎是空白。文章在前人关于死者权利、遗体属性等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遗体安葬权这一全新的权利类型,使它的权利属性、权利要素、权利实现方式、法律救济制度都得以明确,以应现实生活之需。全文共分为4章:第1章阐释遗体安葬权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对遗体的界定、遗体安葬权的类型化、遗体安葬权的法律属性分析以及遗体安葬权的含义和特征。其中以遗体安葬权的法律属性分析为重点,提出遗体安葬权因权利主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权利属性与权利内涵,本人生前享有的遗体安葬权是一项具体人格权,死者近亲属享有的遗体安葬权是行使遗体所有权的表现。第2章分析遗体安葬权的法律要素: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文章首先指出权利主体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挖掘本人生前与死者近亲属能够享有遗体安葬权的本质原因。再着重分析本人生前遗体安葬权的客体——安葬利益。最后,文章分析遗体安葬权内容的积极权能与消极权能以及行使权利所应受到的法律与道德的限制。第3章在具体分析遗体安葬权利冲突如何形成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遗体安葬权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第4章对遗体安葬权的法律救济制度进行设计,总结出侵害本人生前的遗体安葬权和死者近亲属的遗体安葬权的违法行为,并构想出了一套侵权民事责任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法经济学角度对执法成本进行一定层面的理论研究。具体视角为法经济学的四种经典理论,即汉德公式、纳什均衡、科斯定理和波斯纳理论,基本思路是通过研究在这四种理
行政立法以外的普遍性规则在我国尚未形成一个为理论和实务所普遍接受的名称,仍旧处于一种非型式化的混沌状态。这既给理论研究带来了困难,也有碍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们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往往不得不求助于复杂而又繁琐的解释。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便于对这类行政行为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了便于沟通和规范,有必要使其类型化,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的概念或范畴。所以,笔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行政法学界研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没有生命权其他权利无法实现,国际社会有关人权宣言和公约以及一些国家的宪法都对生命权有明确的定义,中国的宪法学也应该重视生命权的研究。生命权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