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全国各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数量激增,进而导致了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必需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地选拔和培养出色的学生干部来缓解这一压力,以最终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新时代特征要求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要紧紧把握时代的特征,将学生干部的思政工作同整个社会的变革相结合起来,立足现实,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优势。如果高校学生干部能够积极完成相应的工作,自然会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近几年大批学生干部出现工作懒散,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而退出学生干部群体的现象,致使大量日常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给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辞职了?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干部激励的重视还不够,没有真正考虑他们的心理上的积极合理的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本文拟从高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两个角度,来探讨其原因:(一)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与管理学激励机制有机结合,指导X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构建;(二)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干部多元化发展。本研究在XX大学学生中间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1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通过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参与学生工作、不愿意担任学生干部的原因:1、任职动机的多样化;2、学生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3、体会到的压力多元化4、行为习惯特质的不同。以及XX大学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所存在的四个问题:1、激励主体自身问题;2、激励客体存在的问题;3、激励对象辐射面太小;4、物质奖励和学生干部付出不成正比。只有进一步完善并采用正确的激励机制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管理,才能让学生增长才干、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发展。通过对XX大学学生干部激励机制问题存在的根源的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和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即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与激励机制研究有机结合,探索其共同点和互补点,以XX大学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目标为指导思想,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干部多元化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主要在:(1)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与激励理论的有机结合;(2)应用激励理论,构建学生干部多元综合激励机制。在针对xx大学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构建时,会运用到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理论与激励机制理论相结合形成共通点,来指导高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合理构建。同时在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构建的同时,对学生干部进行多元综合激励,以此来完成高校培养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这两方面都属于新的研究理念,运用到激励理论中可谓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