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天文学会从筹备到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梳理,反映出天文学会的成立,是中国天文学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中国天文学会于1922年10月30日在北京成立,而在此之前,高鲁已经以中央观象台为据点,以学会名义发行《观象丛报》作为号召。根据一份民国时期中国天文学会评议会的名单,可以得出学会成立前高鲁等人亦有在北京大学集会讲学活动的结论。而因为发行刊物及集会讲学,促成了中国天文学会的发起与成立。为更好地进行国际天文学交流,中国在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后于1938年第一次派员参加大会,但余青松在赴会中因故不能成行。针对以往材料对此事记载简略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相关档案的分析,使此次赴会的过程能够具体地被呈现出来。而这些相关档案中的书信、电报等,经整理后也作为重要的原始资料附于文后。另外,又通过国内外的往来书信,考证出中国在IAU所负担的会费的真实情况。而通过研究民国时期天文学会的成就,如学会所组织的两次日全食观测,以及对天文学史研究和各类天文著作出版的贡献,发现民国时期天文学会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天文学近代化过程中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