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冠词习得中的语境启动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习者在习得冠词时大多经历过这一阶段:学习冠词的时间长,正确使用冠词的几率小,冠词误用现象屡见不鲜。以往研究多从语义和语言迁移的角度解释学习者的冠词误用现象。然而,对这些研究进行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两种解释最终都受到了语境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从语境启动的角度分析二语学习者的冠词误用现象。这里的语境启动指的是:二语学习者的某一功能语素可由语境特征启动。例如,复数语素-s较常出现在数词语境之后(如two boys)。在语境启动视角下,二语学习者在习得冠词的过程中与语境进行互动,语境特征作为语境变量参与其中,从而启动学习者的冠词使用。为了探究语境特征对二语学习者使用冠词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研究问题:(1)语境特征是否会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冠词选择?;(2)在有语境特征的情况下,学习者的冠词错误是否存在一定规律?为了回答以上两个研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强制选择提取任务以检验二语学习者使用冠词是否受到三个语境特征的影响:实指性(specificity),蕴含性(partitivity)和显性陈述性知识(explicitly stated knowledge)。受试是90名中国高三学生。强制选择提取任务由70个对话组成,其中包括60个非限定性目标语境。根据三个语境特征,这60个目标语境进一步分成三组对比语境:[-实指]vs.[+实指],[-蕴含]vs.[+蕴含],[-显性陈述性知识]vs.[+显性陈述性知识]。受试需从a,the和?中进行选择填空。根据受试的牛津快速分级测试成绩,本文只对40名中等水平学习者在目标语境中的冠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证实了语境特征对学习者冠词使用的启动效应。本研究有三个发现。第一,受试使用冠词的准确率在三组对比语境中互不相同,这意味着三个语境特征确实对受试的冠词选择有一定影响。具体来讲,受试在[-实指]语境中的准确率高于[+实指]语境,[-蕴含]语境中的准确率也高于[+蕴含]语境。有趣的是,受试在[-显性陈述性知识]语境中的准确率却低于[+显性陈述性知识]语境。第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受试的冠词误用存在规律性。这意味着语境特征与受试的冠词错误联系紧密。数据分析表明,定冠词误用现象在[+实指]和[-实指]语境中有显著差异,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蕴含]与[-蕴含]语境之间。这说明定冠词的过度使用可由[实指]和[蕴含]两个语境特征启动。值得指出的是,[显性陈述性知识]这一特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并不明显。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的冠词误用可由两个语境特征启动:实指性和蕴含性。这一发现为语境启动提供了实证支持。由此可见,二语语境相伴下的冠词学习具有极佳效果。它能去除强势的母语语境知识;它能促进二语语境知识的发展;它能强化学习者对语境特征的敏感性;它能启动学习者正确使用冠词。简言之,语境启动催生了这一良性循环:语境相伴的冠词学习→恰当的二语语境知识→对语境特征的敏感性→冠词的正确使用→二语冠词知识的成功习得。从这一角度出发,语境促学的作用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二语教师及学习者应当有意识地在二语语境中使用冠词,从中形成的对语境特征的敏感性将有利于启动后续的冠词使用。
其他文献
随着冶金行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作为一个冶金工业大国与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要发展我国的冶金行业,就要做好冶金科技英语文献资料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在翻译理论的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把刑事诉讼中的书面翻译确认为一项独立权利:欧盟法律下的范围与监督》一文作为源文本,由报告者独立翻译完成。该文作者詹姆斯?布兰南是斯特拉斯堡欧洲人
在人类社会复杂的关系当中,性别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最直接的一种关系,它渗透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制约和影响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基本存
中国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翻译,翻译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其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深受西方评论家和读者的好评,被誉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