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中,学生厌学已成为相当严重而且普遍的教育难题,一直以来,大家认为: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情绪不可避免,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学习,这并没能引起广大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和正确对待。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习惯接受由学校老师的说教和家长的粗暴手段的解决方式,其结果多是老师和家长都无能为力,对厌学生听之任之,放弃管理。众所周知,中学时期是我们人生的基础阶段,它关乎我们的未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能否有效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将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成果。对研究的综合分析得出,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二是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处理方法不够科学,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三是学校教育的不当,片面追求升学率,学习生活单调乏味;教师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四是学生的个人因素,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自暴自弃;另外,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恰恰能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开辟新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以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学生厌学成因的各层级因素,运用个案工作法介入中学生厌学行为的矫正过程,探索中学生厌学行为问题有效解决的方式,促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