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超声胃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EUS-FNA)对47例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用以探讨超声胃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对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胃镜(日本PENTAX EUS-3830UT)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经CT检查发现为纵隔占位病变的47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在45-82岁之间。检查方法与超声胃镜相似,观察病变的范围、大小、位置、形状、回声强度,在超声影像提示下选择合适的位置,确定穿刺部位,避开血管,固定镜身,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活检器械,使用22G穿刺针,对准病变部位刺入,抽取标本。将穿刺物推出,涂片、固定、送病理检查。病变处穿刺2-5次,以穿刺者认为标本量足够为准,以提高阳性率。结果:1、47例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胃镜特点:31例单纯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超声胃镜示:病变大小约7.6-2.8cm×5.0-2.5cm,为中低、中等、低回声病变,回声均匀或不均,边界清或不清;其中16例为食管壁凸向腔内,6例位于气管隆突,3例位于左肺门,5例位于气管分叉,1例位于右侧纵隔内。13例纵隔占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超声胃镜示:低回声病变,大小约5.8-3.5cm×6.1-2.5cm,边界清或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周围见散在多发淋巴结,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部分有融合。3例单纯淋巴结肿大患者,超声胃镜示:多发低回声病变,大小约1.3-1.6cm×0.6-1.8cm,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有部分融合。2、EUS-FNA检查结果:47例患者中阳性39例,诊断阳性率为82.98%。31例单纯纵隔占位性病变的患者确诊26例,阳性率为83.87%;13例纵隔占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确诊11例,阳性率为84.62%;3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经EUS-FNA确诊2例,阳性率为66.67%。39例穿刺出阳性结果的患者的病理结果分别是:肺癌33例(70.21%),其中小细胞癌25例(53.19%)、鳞癌6例(12.77%)、腺鳞癌1例(2.13%)、低分化腺癌1例(2.13%);淋巴瘤1例(2.13%);纵隔淋巴结结核1例(2.13%);甲状腺滤泡上皮1例(2.13%);穿刺病理结果见异型细胞的有3例(6.38%);另8例患者穿刺失败(17.02%)。3、EUS-FNA在纵隔占位性病变中总的敏感性为74.47%,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25%。4、47例患者穿刺术后仅有1例出现发热,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1、超声胃镜能够清晰显示纵隔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形状、回声强度。2、EUS-FNA对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尤其对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EUS-FNA对纵隔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但阴性预测值较低。4、EUS-FNA是一种安全、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的检查技术,有较大的发展前途,适合在临床上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