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一种新方法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低剂量CT的广泛应用提升了ⅠA期肺癌的检出率。尽管分期较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转移。TNM分期系统是判断患者预后的基石,然而对于处在同一分期且手术方式相同的患者,其预后却仍不尽相同。这意味着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其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索ⅠA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其复发和转移风险,以便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及随访时间。方法:分析福建协和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且术后病理分期为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资料。结合既往报道,选取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腺癌分类(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及浸润性腺癌)、病理亚型(贴壁为主型、腺泡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及微乳头及实性为主型)、术前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25及CYFRA21-1)、脉管癌栓、术前影像学特征(磨玻璃结节、混杂实性结节及以实性为主结节)、首诊时有无临床症状、有无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生长位置等病理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使用SPSS.25及R4.0.4进行数据处理,运用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方程确定影响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计算Hosmer-Lemeshow拟合度(H)评价独立危险因素的拟合优度。采用Kaplan-Meier拟合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COX回归方程分析结果绘制列线图(nomogram图),利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Bootstrap法(自抽样次数B=1000)对nomogram图进行验证,并绘制nomogram标准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一致性指数(C-index)越接近1.0代表模型预测价值越高。检验水准X=0.0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7例ⅠA期肺腺癌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32-8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影像学特征、肿瘤直径、肿瘤病理亚型、术前CEA及CYFRA21-1水平等因素与肿瘤复发及转移相关。我们进一步将这7个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病理亚型、术前CEA及CYFRA21-1水平等4个因素是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H)P=0.818提示拟合良好。基于这些危险因素绘制了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列线图。最后,通过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43(95%CI:0.9092-0.9768),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结论:本研究阐明了肿瘤直径、病理亚型、术前CEA及CYFRA21-1水平等4个因素是ⅠA期肺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了nomogram图预测其复发和转移风险,从而筛选高危人群,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及随访时间。此外本研究中显示术前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是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我们术前肿瘤标志物对于预测Ⅰ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术前肿瘤标志物高的患者术中应更注重肿瘤的彻底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其他文献
目的:重组蛋白A(Recombination protein A,RAD5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DNA双链断裂修复和维持端粒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被认为是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相对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Bcr-Abl抑制剂,在治疗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主要是通过抑制C-kit的持续性激活,导致下游P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儿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1年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研究HSCT对AL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HSCT的33例AL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HSCT前和HSCT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规范化的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但在真实世界中因患者的依从性及自身经济原因,仅有部分患者规则化疗,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规则化疗。经过化疗后获得缓解有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大部分不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治疗选择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目
【背景与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治愈率最高的一种亚型,预后良好,但往往早期死亡率高。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描述初诊早期死亡的APL患者临床特点并分析医学干预相关影响,探索早期死亡原因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诊APL住院患者共计146例,分为早期死亡组(ED)和非早期死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0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63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主要实验室指标、病理学标记、治疗方案、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所有病例均采用Ann Ar
目的分析探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收集、随访2011年07月至2020年09月我院确诊的WM病例,回顾性地分析了性别、年龄、Hb、PLT、β2-MG、LDH、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肌酐、尿酸、基因特点、危险分层、是否应用伊布替尼治疗等多种因素对WM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收集WM患者68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11例,其中位年
目的为了评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和总生存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1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结束开始至随访影像学确诊复发的间隔时间定义为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组包括在第一年随访期间发现残余肿瘤病灶较前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剩余没有这些病变的患者被纳入无复发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功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技术在恶性血液病(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诊断中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住院的45例诊断为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患者的住院资料及临床标本,m NGS检测结果及
目的:基于国内外临床试验结果,探讨延长内分泌方案治疗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全面的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圣安东尼奥会议报告、Cochrane图书馆、ASCO会议、Pubmed、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收集至2020年12月前国内外公开发表有关
目的: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MUC1基因进行敲除,利用短发夹RNA(sh RNA)技术对MUC1基因表达进行沉默,探究MUC1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Hs578T、MDA-MB-231增殖与侵袭迁移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敲除MUC1基因后,TNBC细胞转录组改变情况,寻找MUC1可能的作用通路及机制。方法:1.MUC1的表达情况利用GEDS网站与Biogps网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