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子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比较传统的意象,从贵族的特权产品到百姓的生活必需品,镜子在普及化的过程中逐渐在各个领域展现出自己的特殊性,因为镜子从产生之初始终伴随着人对自我的认识,我们发现镜子并没有像一般的意象成为一种一对一的符号固定下来,而是随着人的认识不断改变。同时,镜子对人的情感、心理、行为都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对镜子意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经过历史筛选后的文本意象。本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对中西文化中的镜子意象进行整理,试图探索中西方文化中镜子意象的演变。引言人们对于镜子的兴趣早在上古神话中就有所反映,最初学者们关注镜子的外在美,探讨的大多是镜子的外形,西方学者还关注到镜子与光的联系。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镜子的关注也越发深入,因此本章主要对镜子意象的研究情况做一个综述,并进行了归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大致的写作思路,并就镜子意象的研究意义做一个简要的阐述。第一章主要对镜子最原始的形象做一个了解,因为此后镜子的形象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镜子一开始只是富人的奢侈品,随着工艺的普及才成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在这期间由镜面反射发展起一种占卜巫术,人们对镜子开始产生一种敬畏的态度。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镜子意象进一步发展,成为人们寄托情思的代表,本章还着重介绍了关于中西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镜子意象。第二章随着时代的发展镜子的意象变得非常的博杂,镜子与镜子产生的形象复制使人们感到不安,人们对待它的心态也在不断改变,由镜子引发了人对自身的思考,人们害怕镜中的幻想会危及自身,并产生了宗教上的一些禁忌。本章重点介绍了人们对于镜子所产生的分身的恐惧。第三章到了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镜子引发的主体思考更为显著。镜子的意象被统统打碎,镜子不仅使得人们对自身映像产生恐慌,而且由镜子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本章分为“镜喻”、女性视角下的镜子、镜像的残编这样几部分对现在社会中镜子的突出意象做一个梳理。结语基于以上对于镜子意象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从镜子诞生之日人们对于镜子的态度,从交叉的视野看中西文化中镜子意象的嬗变,对“镜子”的认识只是人类对自身思考的一个表现,而对镜子意象的取舍反映了人们思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