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审计监督是指有权的审计机构对政府各部门在公共资金运用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审计。审计机构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对全民财产的运用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给出客观的评价,其最终的是要通过审计达到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的目的。目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都对国家审计在新形势下发挥的职能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为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走出去引进来的便利条件。原有的国家审计制度究竟如何变革才能实现国家审计在新形势下的职能最优化,从中国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教训是必要的,从外国的先进经验中学习更是必要的。为完善我国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许多学者长期研究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家审计模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审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对完善和优化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借鉴注册会计审计的先进技术并将其与完美的融入到国家审计正成为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监督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国家审计改革的重点在改革的过程解决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审计技术落后的问题,最终在我国建立起司法型的国家审计监督模式,并且运用先进的风险导向审计于国家审计工作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审计的职能得到优化。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及其历史演进;本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家审计的特征、国家审计具有的职能以及国家审计的现实作用,理清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国家审计改革的影响因素;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是国家审计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世界重要审计模式的比较,发现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国家审计是一门技术活动,技术性的要求很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先进技术为国家审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第三部分我国行政化的国家审计职能优化。本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家审计在目前经济危机下的重要作用,国家审计能够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审计是反腐倡廉的利器。第二部分重点在于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了我国国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国家审计职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