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两部分详细介绍了新颖杀螨剂螺螨酯和高效旋光性除草剂炔草酯的合成工艺研究。第一部分,采用环己酮为主要起始原料,经过氰基化、酯化、苯乙酰化、缩合、丁酰化制得螺螨酯原药,以环己酮计总收率为56.0%,其部分合成工艺未见文献报道,国内也尚无规模化生产。本部分主要研究了螺螨酯及其重要中间体1-羟基环己基氰(GUN)、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醇(ENA)的制备,通过对照试验确定其最优化合成条件:在CHN的合成中,我们考察了不同的质子酸、摩尔配比、反应溶剂等对反应的影响,以TEBA为相转移催化剂使得收率高达98.5%,在原文献的基础上提高了22.0%,具有较大创新性;在1-羟基环己基甲酸乙酯(CHE)合成中,我们采用醇解法将两步并为一步,并考察了氯化氢及乙醇的量、反应时间、萃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提高产品含量至92.2%,与两步合成法相比收率提高了40%以上;在ENA的合成中,将未提纯1-(2-(2,4-二氯苯基)-乙酰氧基)-环己基甲酸乙酯(HLT)直接用于合环,并考察了碱的用量、溶剂及其回收再利用、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滴加速度、提纯条件等对反应的影响,减小了操作强度,提高ENA的含量至99.1%,解决了螺螨酯合成的关键问题,两步反应总收率达到79.2%,取得较大的创新;原药合成中,考察了催化剂、溶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产品收率高达92.6%,含量达97.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出口标准。经过上述创新,使得本合成路线适宜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也降至25万/吨,而目前24%的螺螨酯(螨危)市场价格为60万元/吨,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炔草酯原药及其重要中间体R-(+)-2-(4-羟基苯氧)丙酸R-(+)-HPA)的制备方法:R-(+)-HPA合成中,以L-乳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综合比较了不同合成路线、后处理方式,确定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工艺;原药合成中,采用“一锅法”,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不同类型的碱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以R-4-羟基-苯氧丙酸计总收率为86.0%,含量为97.0%,产品ee值为93.0%。合成的最终产物螺螨酯、炔草酯以及重要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和质谱验证,证实与目标产品及其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完全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