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乙素干预ATP敏感性钾通道对抗β-淀粉样蛋白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exh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tellarin,Scu)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1-42诱导的人来源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模型中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的影响,探讨其对抗Aβ毒性损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H-SY5Y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Scu处理组、Aβ处理组、Scu+Aβ处理组及二氮嗪(Diazoxide,DZ)+Aβ开放剂组。通过CCK-8法筛选实验用药物作用于细胞的浓度;通过生物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KATP通道亚基Kir6.1、Kir6.2、SUR1、SUR2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荧光探针定量法(DiBAC4(3)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膜电位变化;通过荧光探针定量法(JC-1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各组细胞的总凋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9.57±0.62)nmol/mg相比,Scu处理组ATP含量(9.86±1.18)nmol/mg无明显变化(P>0.05),Aβ处理组ATP含量(6.84±0.68)nmol/mg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Scu干预后,ATP含量(8.78±0.73)nmol/m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Z干预后,ATP含量(7.22±0.30)nmol/mg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cu+Aβ处理组相比,DZ+Aβ处理组ATP含量(7.22±0.30)nmol/mg相对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Scu处理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Aβ处理组Kir6.1(1.09±0.23)、SUR2(1.02±0.08)的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Kir6.2、SUR1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cu干预后,Kir6.1(0.74±0.12)、SUR2(0.76±0.07)的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Kir6.2、SUR1的蛋白表达变化(P>0.05);DZ+Aβ处理组的Kir6.1、Kir6.2、SUR1、SUR2与Scu+Aβ处理组的蛋白表达变化相一致。(3)与对照组(6.86±0.05)相比,Scu处理组细胞膜电位(6.79±0.05)无明显变化(P>0.05),Aβ处理组细胞膜电位(7.38±0.14)升高,细胞膜呈现去极化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处理组相比,Scu+Aβ处理组细胞膜电位(6.86±0.20)有所恢复,膜电位的去极化现象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Z+Aβ处理组(6.90±0.33)与Scu+Aβ处理组细胞膜电位变化基本一致。(4)与对照组(1.03±0.07)相比,Scu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1.03±0.04)无明显变化(P>0.05),Aβ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1.43±0.02)有所升高,线粒体膜呈现去极化状态,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Aβ处理组相比,Scu+Aβ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1.23±0.05)有所恢复,膜电位的去极化现象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Z+Aβ处理组(1.22±0.04)与Scu+Aβ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基本一致。(5)与对照组(4.18±0.63)%相比,Scu处理组总凋亡率(4.25±0.42)%无明显变化(P>0.05),Aβ处理组总凋亡率(17.58±0.48)%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Scu干预后,细胞总凋亡率(11.23±0.84)%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Scu+Aβ处理组相比,DZ+Aβ处理组细胞总凋亡率(9.67±1.03)%相对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u可能调控ATP介导的KATP通道相关Kir6.1/SUR2亚基,改善细胞膜电位及线粒体膜电位,并通过增加KATP通道的开放来抑制Aβ毒性所致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和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不良功能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5年10月
在间接驱动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装置中,黑靶腔内均匀的激光辐照是实现ICF成功点火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影响靶面辐照均匀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光束的空间排布、光束的光强分
图像配准技术是许多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立体视觉、图像分类与检索以及三维重建等领域中。随着技术应用的发展,图像配准的高效性、适应性和精确性成为众多学者的追求目标。图模型作为待配准点集结构特征信息的有效表示方式,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不同图模型的构造对不同情形下的图像配准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提出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为保证核电的稳定、持续的发展,不仅是在热室中需对核燃料棒或核设施金属零部件进行切割取样,还是在核电退役的拆除和放射性废金属熔炼过程中,都需要对
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泌丝昆虫,属于变温动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养蚕业中,低温引起家蚕生长缓慢,高温导致蚕病的发生,降低蚕茧产量及茧丝质量。本
《六顺寻真》系列书刻作品创作在继承传统书法和“龙江书刻”的基础上,大胆融入其它姊妹艺术,如中国画、雕塑、三大构成、篆刻等。其中还加入了锈迹斑斑的铆钉和铁片、鹅卵石、麻布、盆栽这些材料进行装饰,使这些材料与作品协调统一,最终呈现出古朴端庄的艺术效果。全文共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一,作品创作来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龙江书刻”的设计理念,在其基础上不断实践摸索,汲古求变;第二,作品创作创意与延展,作品
晚清时期封丘何家琪著有文章学著作《古文方》、文集《天根文钞》、诗集《天根诗钞》。其中可窥其古文思想之卓越,文章之大成,他是晚清时期河南一代桐城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但对其人其理论的研究至今仍十分沉寂,因此本文深入探究其人其思想,力求呈现一位立体多面的文章学大家,全面认识其古文思想。以恭谦的学术之心,聊表敬意,以求抛砖引玉为清文人文化研究、桐城后劲何家琪尽吾辈之心意。本文分为引言、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引
在金属骨移植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实践中,涂层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金属种植体的生物活性及增强种植体和骨界面的结合强度,同时还可以作为防腐层抑制金属离子的溶出,从而实现完善
为了满足我国电力工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势在必行。功率持续快速变化是核电厂参与电网调峰运行的显著特征,这会增加操纵员对机组控制难度,加大人因失误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口服褪黑素及咪达唑仑对全麻患儿术后行为紊乱的影响,以及观察褪黑素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于七氟烷全麻下行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术、年龄2-6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