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anhua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自己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人群,这一人群的出现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密不可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然而,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以及国家政策的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他们留在农村,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不断壮大,它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包括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中,笔者把教育问题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单列出来,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我国古代传统教育就非常重视德育,认为德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德”的基础上做学问才有意义。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也明确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然而,近几年来,农村儿童却出现了明显的道德滑坡现象,而这些儿童中有一大半都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弱化和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如果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必然会影响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甚至影响国家的安定和谐。因此,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妥善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道德教育入手,提高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遗余力的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充分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论述。第一、说明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第二、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现状,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状况不圭的原因。最后,通过查阅、参考相关文献,听取各方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建义,结合自身知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做出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的探索。
其他文献
结核病护士应具有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进行恰当心理辅导能力,具有强烈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能力,开展健康教育能力、制定合理饮食能力和防止结核在人群中扩散能力。在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季节变化、饲养管理粗放时多发。传染性喉气管炎能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和死亡率增加,一旦爆发本病,会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述鸡
期刊
【摘 要】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呢?(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学;(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四)强化“参与”,开展学习竞赛;(五)注重联系生活,体现知识的价值。  【关键词】积极性 参与度 课堂教学  教学的成功更多的还要看学生的学。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得积极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当前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整个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为了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司法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当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