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及其对细胞骨架结构微管相关蛋白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大鼠自体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2、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3、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的疗效;4、研究大鼠血栓栓塞性脑梗死后并发出血性转换(HT)的自然发生率、特点及溶栓治疗对它的影响,探讨HT的可能机制.5、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神经细胞骨架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保护作用.结论:UK溶栓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减少梗死体积;大鼠脑梗死溶栓治疗最佳时间窗为栓塞后90min内,溶栓治疗时间越早,疗效及安全性越高,5万u/kg为最佳剂量;MCAO后30分钟溶栓不增加出血性转换的发生率,但溶栓治疗使多发性血肿的发生率增加.大面积梗死后血栓迁移、延迟再通与栓塞性脑梗死并发HT有关;尿激酶溶栓治疗能显著减轻缺血脑组织损害,减少MAP-2的降解,从而保护脑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观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非脑干梗塞中,脑干DTI参数(ADC值、FA值)在非脑干梗塞后的变化规律,即脑干华勒氏变性(walleri
目的:研究 microRNA-145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 microRNA-145对肾癌细胞ACHN和786-O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周期分布的影响。  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
前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
目的:观察托瑞米芬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并对托瑞米芬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托瑞米芬联合NP)与参考组(单纯NP),各为40例,观察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人喉癌细胞Hep-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bcl-2基因在榄香烯诱导Hep-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阐明榄香烯诱导Hep-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该研
目的 总结与分析眼外伤眼内异物同时伴有视网膜损伤的病例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 对64例眼外伤眼内异物同时伴有视网膜损伤的64只眼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5
目的应用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VLCADD)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结合串联质谱分析技术,研究在模拟热应激(40℃)条件下对VLCAD缺陷症的影响,及枸杞多糖在生理温度(37℃)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