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63铝合金密度低、耐腐蚀,具有优良的挤压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本课题采用硬度、导电率和常规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以及差热分析等系列检测分析方法开展了对导电轨用6063铝合金的TTP曲线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为导电轨用6063铝合金材料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实验结果表明,6063铝合金的淬火敏感性低于其他A1-Mg-Si合金,TTP曲线的“鼻尖”温度为360℃,淬火敏感区间为300-410℃,在鼻尖温度附近保温时,过饱和固溶体快速分解,以A1FeSi相为非均匀形核位置析出p平衡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平衡相不断长大和粗化,降低了后续时效的沉淀强化效果;为使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达到良好的匹配,合理的淬火制度为:快速冷却通过410-300℃中温危险区,在410℃以上及300℃以下温度可适当降低冷却速度。实验合金过烧温度为540℃,在510℃固溶时固溶不完全,530℃固溶时容易发生充分再结晶,综合考虑强度和导电率匹配,实验合金经515℃/70min固溶处理后可获得较好效果。双级时效对实验合金提高导电率的作用较小,但对强度存在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6063铝合金导电轨,采用单级时效工艺即可。在150-180℃低温单级时效时,实验合金不会发生过时效,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导电率和强度趋于稳定,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导电率的稳定值升高,但强度的稳定值降低,在195-240℃高温单级时效时,实验合金的强度存在峰值,时效温度升高,达到强度峰值所需时间缩短,相应的强度峰值降低,在205-235℃温度区间可获得导电率和强度的良好匹配。实验合金存在明显的停放效应,淬火停放2h再时效后,导电率有明显提高,但强度和硬度有所下降,工业生产实际中应适当控制停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