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一次明确指出,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我们党能否长期稳定执政,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都持续提高,衣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的重新建构,人民群众对于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开始不断凸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就学、就业、就医等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的思路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理论渊源,并以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新时期的民生思想视角纵向梳理了其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其当代的启示意义。即“四个必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清晰架构了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观发展历程,从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起点,进而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演进历程,作为结论研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当代价值。在研究中,融入了十八大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