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部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其元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穗数、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构成的重要要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通过一定程度地降低小穗数、穗粒数和分蘖数来缓解干旱对自身生长发育发育的影响,表现出了对环境显著的弹性适应,遗传力较低,属于典型的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因此,利用分子数量遗传学和元分析手段,发掘真实的主效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实现小麦产量分子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小麦穗部相关性状遗传改良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品种陇鉴19和水地高产品种Q9086杂交创建的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120个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的水分环境,对小麦小穗数、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进行QTL定位分析,整合已定位的QTL信息,进行元分析,发掘一致性QTL位点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对“一致性”QTL区间内的相关基因进行初步筛选发掘。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RILs群体小穗数、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表型变异对水分反应敏感,普遍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力,群体内各株系变异广泛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属于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2.依据小麦不同的穗部性状,共检测到22(有效分蘖数)~43个(穗粒数)加性QTL(A-QTL)和22(小穗数)~84对(穗粒数)上位性QTL(AA-QTL),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在0.14~11.87%和0.02~3.91%。所有检测到的A-QTL和AA-QTL均与水分环境发生互作,其互作对表型贡献率分别在0.32~6.83%和0.11~9.2%。这些QTL位点及其与水分环境互作产生的遗传效应,通过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调控来影响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3.在2A、5B和7B染色体上发现了4个多环境均能稳定表达的主效A-QTL(QSns.acs-2A.1、QKns.acs-2A.2、QKns.acs-5B.1和QPtn.acs-7B.1)。在3D、4A、6A、7A、7B和7D染色体上发现了6个A-QTL热点区域(Xgdm645~Xwmc529(3D)、Xgwm165~Xmag1353(4A)、Xwmc621~Xbarc107(6A)、Xksum153~Xwmc607(7A)、Xmag353~Xwmc517(7B)和Xwmc634~Xbarc76(7D))。4.借助小麦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来自不用遗传作图群体的控制小麦小穗数、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的365个QTL位点进行图谱映射和元分析,最终得到35个控制穗粒数一致性QTL(MQTL)、33个控制小穗数MQTL和24个控制有效分蘖数MQTL,其置信区间最小可缩小到0.55 cM,显著提高了QTL定位精度。这些MQTL在标记区间XksuG2~Xgdm111(1D)、Xgwm312~Xsrap29a(2A)、Xwmc18~Xgwm157(2D)、Xswes147~Xgwm180(4A)、Xgwm644~Xwmc269.3(6B)和Xswes625~Xgem526(7B)上呈现簇集分布现象。这些区段的MQTL处于相同或重叠的区域,表明这些关键标记区间可能是控制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重要基因区域,并可能存在着“一因多效”位点。5.通过对穗部性状“一致性”QTL两端标记进行物理图谱定位,根据已知注释信息对标记间的候选基因进行筛选比对,初步在小麦小穗数和穗粒数“一致性”QTL区间内筛选发掘出8个同源性较高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设置多个环境,系统研究了小麦RILs群体穗部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特性,明确了其遗传基础;所发掘的相关基因、稳定表达QTL和一致性QTL及其热点区域将为小麦抗旱分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其他文献
一、正确认识改革现状深化金融改革试点总体进展顺利.从2003年国务院文件下发至今,深化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半.先期试点8省市改革试点的阶段性目标初步完成,现在正向纵深
【摘要】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阶梯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首先把每个班级划分为一个教学单位,按照年级的教学内容,将每个教学单位内的学生按照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只是丰富程度等方面划分出来,接下来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完成制定的学习任务,这样他们就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利用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放大智力,学习效益大大增加。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阶梯式教学 运用  【中图
<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领域被网络技术覆盖。网络资源融合背景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但是随着阅读空间的逐渐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糖尿病肾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
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et Metcalf.)是茜草科耳草属(Hedyotis Linn.)的一个植物种,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南部)、湖南等省区;性平、味甜、凉、无毒,具有止咳化痰、健脾消积、消积止血、疏风退热、润肺等功效,临床上用于肺痨咯血、治疗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发烧等症。目前,对剑叶耳草化学成分研究的比较少,仅分离得到少量的香豆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