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智能系统架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1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绕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AmI)是对未来信息社会的描述,是“无处不在的计算”的发展。它具有显著技术特征:通过普遍存在的或普遍深入的计算、自然交互、智能性和上下文感知等计算,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 本文首先对AmI的起源、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性研究;并对AmI研究空间进行了分类;通过综述性研究明确了以下事实:系统架构类研究在AmI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正在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工作。目前,AmI系统架构类研究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1)AmI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缺少一系列的通用参考模型,各自单独设计的系统模型很难支持大规模、分布式的AmI系统开发;(2)AmI系统网络结构不够简单、不支持“Plug&Play”,不利于进行快速的系统开发和系统扩展;(3)AmI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异构系统,这些系统间无法共享数据,无法实现互操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面分析总结了AmI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研究的问题空间及定位,并结合AmI系统的自身特点选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环绕智能系统的软件架构。使用MAS(Multi-Agent System)来构建AmI系统是最新的研究趋势,这就需要抽象出AmI系统中的Agent类型、它们的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还要研究基于组件技术的AmI Agent的构建方法来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另外,AmI系统中的服务发现问题也很重要,本文研究的目标架构要对其有很好的支持;最后还要分析考虑AmI环境中Agent的通信机制及实现方法。 (2)环绕智能系统中的数据表示及数据融合。AmI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没有统一的语义支持,使得系统间无法数据共享、无法互操作。这就需要总结出AmI系统中的数据管理要具有的特性,以及AmI环境中的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及表现方式等问题,设计出一个面向AmI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型。 (3)环绕智能系统的网络架构。传统大型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复杂,系统与系统的架构差别很大,使各种移动设备无法快速、无缝地加入系统,也使的系统的扩展变得十分复杂;所以,设计新型的网络架构模型以及专用的嵌入式网络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4)环绕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范例。环绕智能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大型离散系统,它对系统的功能有种种要求,开发过程也会面临种类繁多的要素和选择。所以,总结、分析AmI领域中的系统建模、设计、开发中所采用的方法和范例就十分重要;需要明确在AmI环境中如何设计、管理和组织AmI系统开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一个面向AmI领域的系统试验平台——AmI-Space,在该平台之上开发实现了一系列AmI应用系统原型;通过开发这些原型系统以及对这些系统进行总结、扩展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抽象出一系列用于指导未来AmI系统设计、开发过程的通用参考模型,并举例说明了该模型如何运用于环绕智能视觉感知模型E-A-E的设计。通过本文工作,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获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1)提出环绕智能架构体系AMIA(AmI Architecture)及环绕智能总体架构AMIA-AIO。AMIA-AIO架构是环绕智能系统的总体描述,以最高层次的抽象来描述一个环绕智能系统,有助于对环绕智能系统架构领域研究问题的定位和问题的分解;为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准确、细致地描述环绕智能系统,围绕AMIA-AIO构建了一个涵盖软件、硬件、数据管理各个视图的系统架构体系AMIA。 (2)提出一种AmI系统的软件系统架构AMIA-S。该架构包括基于组件技术设计的Agent模型、组件模型以及Agent间的通讯机制的设计;该架构既有组件技术可重用、快速开发的特点,又有多Agent系统的自适应、自组织、主动性、反应性等特点,还有面向服务系统的分布式、可扩展、互操作等优势。 (3)提出一种AmI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机制AMIA-D。该机制包含一个多维的AmI数据模型;该模型通过形式化方法分析手段描述了AmI数据处理过程;并根据对该过程的分析的详细分析,最终设计了AmI数据Agent模型;该Agent模型明晰地描述了AmI系统中的异构数据收割、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呈现的复杂过程,使AmI系统获得了更好的数据共享及系统间互操作的能力。 (4)提出一种环绕智能系统网络架构AMIA-H。通过对两个专用的嵌入式网络设备“AmI-Adaptor”和“AmI-Box”的设计与实现,达到了简化AmI网络系统结构的目标:该模型提高了AmI系统设计开发的速度、效率,方便了AMIA-S中的各类软件的配置和部署。 (5)提出一个用于指导AmI系统设计的软件工程方法SOCBA(ServiceOriented Component Based Agent),以及一个指导系统开发过程的过程模型。该模型结合“自顶向下”及“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思想,整合CBSE、AOSE及SOSE几种软件工程范例的优点,又集中了UCD及SBD两种设计思想的优势;这使得MUS模型能对AmI系统的种种功能指标提供强大的支持,也使得改模型自身清楚明晰,适用于快速、有效的、可重用的系统开发。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芯片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这三大信息技术基础相互促进,推动着数字系统向着大容量、小体积、高速度的方向发展。数据采集凭借其灵活性、适
P2P是人们针对C/S结构提出的一种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中所有的网络结点是互相对等的,它们既是Client又是Server。P2P通过这些对等体之间的直接交换实现计算资源和服务的共享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日常信息交流中占据这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Web网页中也包含有不少不健康的内容,其中不乏
数据集成是数据库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集成的目的是屏蔽模型差异,给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视图。通常集成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以不同的模
虚拟人足球是人工智能和虚拟人领域的基础研究课题,而传接球是虚拟人足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具有三维真实感的足球运动员传接球的运动仿真,对足球运动员的人物造型
在信息系统领域中需要集成的系统具有成员自然分布、主体异构和成员间有灵活性交互需求的特征。系统构件化可以使其形成统一的调用接口,解决系统的异构性,而使用Agent技术,可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是当前国际上的重点研究内容,说话人识别作为生物认证技术的一种,是根据应用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的语音特征参数,自动鉴别说话人身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视频监控在安全领域的应用最为普及。在现代无线网络灵活便捷的优势下,无线监控逐步进入了安防、交
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被当今软件工程领域誉为克服“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的革命性途径。为了克服自然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描述规格说明的模糊性和歧义性缺陷,
随着信息化进程在农业领域的推进,人们对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本课题以果业为背景,针对果业种植过程中信息服务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个果业技术综合服务平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