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的实施问题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整体。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衔接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扮演着牵线搭桥的角色,在整个思想政治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其崇尚人文,呼吁实践,这两个特性就规定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出发,组织活动,实施教学。同时将学生看作生长的人,课程的实施要将学生成长时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基础。此外还要注意培育主体活力,提供多种活动激发其兴趣、促使其参与。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必须要落实的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那么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因此开展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挖掘出研究不足,形成自己的创新点,然后明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及其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为概述部分,首先在相关概念的指引下结合教育学分析其理论基础,其次再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囊括的类型以及特征,最后把握实施原则、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独特的实施价值。第三部分为问卷调查部分,主要运用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第四部分为困境及成因分析部分,通过第三部分的数据挖掘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实施的困境及成因。第五部分为对策部分,同样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章节,针对第四部分的内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如活动设计坚持实际、活动目标力求聚焦、活动双方定位明确、活动形式确保多元、活动评价加强改进等措施来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的有效实施,同时也根据笔者的实习时所实施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的相关经历结合课例说明,希望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型课堂的持续深入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了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开始,学习品质便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及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十分丰富,相关研究的内容逐渐深入,研究形式越来越多样。本研究以中部省份S市的3所幼儿园为例探究S市中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选取了三所公立幼儿园的171名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幼儿进行周期性的观察,综合使用观察法、访谈法,记录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改革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即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学者发现,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师教学形式简单,师生之间鲜少进行互动的现象,课堂气氛压抑,学习效果不尽人意。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方便理解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也诱使许多人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世界中,过分使用网络,最终形成对网络的依赖。网络依赖不仅对青少年的学业、人际以及社会性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波及到自身家庭甚至社会。本文以郑州市E中学小郭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
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入融合”。新课程改革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吐故纳新,要求不断尝试将智能化、交互性强的信息技术融合到实际教学中去。这其中Flash动画以其多元的内容、良性的互动、清晰的演示等优势,成为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信息化手段之一。将Flash动画应用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把各种物理实验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畏惧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时会产生厌烦情绪;也有学生特别喜欢解决数学难题。经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发现:这些学生数学逆商的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为了更有效地研究高中生的数学逆商水平,提高高中生的数学逆商水平和数学学习成绩,笔者对张家港市24个高中班级的学生数学逆商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并从成绩、性别和年级方面对高中生的数学逆商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再得出高中生数学逆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教读课文”后设置了“自读课文”,突出了“自读”在语文教学以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中的重要性。区别于部分教师忽视自读课文教学的现状,肖培东在自读课文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其独特的自读课文教学艺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较大的借鉴价值。因此本文拟以肖培东在自读课文上的教学实践作为立足点,首先在掌握自读课文教学概念、特点以及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肖培东自读课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最佳时期。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一系列调查和实践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朗读训练应用策略。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概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从朗读训练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作用三个方面展开。以建构主义理论和美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埕岛潜山地处渤海南部海域,是由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的内幕型油藏,其储集空间一直认为是裂缝,但是结合多年原油开发的实践发现,原来以裂缝为主的与实际地质规律存在差异。通过岩心观察,发现储集空间与断层密切相关,并在断层面附近识别出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及裂缝,前两者储集空间非常发育、含油性很好。结合采样和薄片分析,划分出4种储集体:早期(中生代断层所致)角砾岩段、晚期(中生代断层所致)角砾岩段、碎裂岩段、裂缝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包括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内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在对史料辨析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去获取真实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1)通过史料实证的方法不断地还原真实的历史,是历史学科长远发展的显著特征,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分层培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从史料、史料实证、史料实
在易地搬迁政策的背景下,搬迁户在新社区的生活成为焦点。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还未成熟,更容易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笔者在梳理易地搬迁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资料,发现易地搬迁儿童一时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健康观念等,出现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对其生活和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对10名易地搬迁儿童的观察和访谈,确定易地搬迁儿童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