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收集、分析,运用礼貌原则、缺位与泛化等理论,从称呼语的分类、功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同时结合外国留学生对称呼语使用偏误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国内研究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语料的来源。第一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称呼语进行了分类,并且依据卫志强对称呼语的分类,把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和非亲属称呼语两大类,又通过对语料的研究,将这两类称呼语又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礼貌原则,在礼貌原则的理论指导下,考察了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并将其功能分为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两类。第三章结合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对称呼语的缺位和泛化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四章研究了现代汉语称呼语中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并考察了了亲属称呼语和非亲属称呼语中的文化观念。第五章首先分析了对外汉语中教材的使用情况,然后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偏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前面几章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