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韵声原》是产生于明崇祯年间一部反映“存雅求正”的普通话音系的韵学著作,收于方以智所著的百科全书式巨著《通雅》卷五十。前辈学者虽有论及,但都点到为止,迄今学界尚未对其进行过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力图在全面把握该书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成书过程及声韵调系统的基础上,联系《洪武正韵》、《中原音韵》及同时或稍晚些的语音资料并参考现代汉语某些方言,运用横向与纵向两种比较方法,研究该书的音系特点。 论文正文分五个部分: 一、概说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领域中外文化发生交流、碰撞,西学东渐。方以智受利玛窦、金尼阁等人影响,接受了西方的科学观念,创作了《切韵声原》,尝试从音理角度研究语音。 《切韵声原》不仅对研究明清之际汉语共同语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一些理论、观点对后人也有不少启发。 通过与同时代其他韵书、韵图的比较,并在分析该韵图自身特征的前提下,我们将其定性为“存雅求正”的普通话音系。 二、《切韵声原》的声母系统 首先阐述方以智在声母问题上的独特见解,然后就一些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如:全浊声母的清化和知庄章的分合,庄精合一,泥日疑合一,泥来混并及奉微合一等。 三、《切韵声原》的韵母系统 首光阐述方以智对韵母问题的看法,然后对各韵分别讨论。该韵书入声兼承阴 阳,先分析舒声韵的情况,再对入声韵仔细梳理。《切韵声原》的韵母系统与《洪 武正韵》、《中原音韵》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但也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如开 口二等喉牙音发生胯化,产生一介音;出现了韵母;还带有方言特点,如臻深梗 曾四摄合流。最后对韵母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至 四、《切韵声原》的声调系统 《切韵声原》共列阴、阳、上、去、入五声,全浊上声多数仍归上声。 五、结语 这一部分对该书的性质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对全文的研究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