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ORK-CAT)和非球面切削(ORK-Aph)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视觉质量,探测适合于两种优化术式的合适屈光范围。
方法:病例来自在我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进行LASIK手术的患者133人(257眼),手术方式由患者自愿非随机选择。其中35人(69眼)接受常规LASIK手术,51人(98眼)接受ORK-CAT个性化切削手术,另47人(90眼)接受0RK-Aph个性化切削手术。采用意大利Optikon2000角膜地形图仪,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1月、3月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获取角膜前表面的波前像差参数;设计主观视觉问卷(SVQ),于术后1周、1月、3月对患者进行视觉质量问卷调查,选取夜视力满意度和视觉主诉(眩光、光晕、单眼复视、视朦、干涩、视物疲劳、夜视模糊)两个项目。
结论:1角膜高阶像差所占比例较低且与术前屈光度相关性不明显;
2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特别是球差明显增大,可能是产生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的原因;3角膜高阶像差变化和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优化角膜切削方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不同,在低度近视(-1.0~-3.0D)影响无差别,角膜地形图引导LASIK在中度近视(-3.0D~-6.0D)切削显示出优越性,而角膜非球面切削LASIK对高度近视(-6.0D~-9.0D)治疗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