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一年,营商环境数据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具体展现。然而,根据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数据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与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相匹配,与当下我国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从全球经济大背景来看,通过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已迫在眉睫。营造一个法制化、便利化、国际化的青白江区营商环境,将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建设项目审批”作为营商环境测评和验收的重要内容,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建建筑体量规模不断增加,在有效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对建设项目的审批环境、审批质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中,往往存在手续繁琐、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孳生腐败等问题。建设项目审批时效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改革成为实现政府简政放权、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线上审批和“串联审批”机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体量需求,其审批的局限性和低效性显得尤为突出,导致传统审批流程效率低下、审批监管缺失、审批平台运行成本较高和政府行政成本增加等问题,加快对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全国首个成立“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局”、四川省成都市首个成立“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的“青白江区建设项目审批优化”作为研究案例,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为理论研究基础,首先对建设项目审批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具体指出在当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的现实困境,得出对其进行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行“五个一”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案例的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取得成效进行具体分析,结合行政审批的现状分别对“青白江审批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进行详细剖析和仔细论述,并分别从作用分析、关键性分析和经验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为作用分析、理论分析和推广意义分析。目前,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对“五个一”优化正在积极推广和使用中,针对过去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总结归纳优化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性做法,将项目审批优化的可行性进行推广,从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接受的优化模型,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探索建设项目审批优化新道路、新方向提出可行的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