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城上复式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上复式岩体位于赣中武功山隆起以东,峡江县以西约十公里的梅元-罗田一带,其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对研究区内乃至剖析华南的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矿物化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其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岩石成因类型、源区性质、形成构造环境及与成矿的关系。北部加里东期梅元岩体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斜长石为中长石,黑云母属镁质黑云母,成岩年龄为436.2±2.4Ma,结晶温度约650~725℃,氧逸度约10-11.4~10-12.2 bar,成岩压力为68~234MPa,对应侵位深度为2.6~8.9km,形成其的岩浆初始温度约759.5℃;具高铝、钙及镁铁质,低硅、磷,弱负Eu异常,富Rb、Cs、U、Nd、LREE,贫Ba、Nb、Sr、P、Ti,是高钾钙碱性、弱过铝I型花岗岩;主要由较基性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来,并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有少量的地幔岩浆和贫粘土的变质杂砂岩物质加入,形成于早古生代扬子与华夏两陆块碰撞造山由挤压向陆内伸展的过渡转变时期,为碰撞晚期花岗岩;除在空间与成因上对新余铁矿具有破坏改造作用和指示变形时代上限外,与周边其他矿产不具直接关系。南部印支期罗田岩体主要经历了3个成岩期次:1成岩年龄为239.0±1.0Ma的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形成的岩浆初始温度约682~773℃,为高钾钙碱性-碱性系列、强过铝S型花岗岩,主要由富粘土的长英质泥岩部分熔融而来,但可能在岩浆侵入的过程中带入了部分变质杂砂岩物质。2大斑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更长石和中长石,肉红色巨斑晶为较纯的正长石,黑云母属铁质黑云母,成岩年龄为227.0±1.2Ma,结晶温度约625~725℃,氧逸度约10-13.8~10-15.1bar,成岩压力为265~377MPa,对应侵位深度为10.0~14.2km,形成其的岩浆初始温度约745~809℃,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强过铝S型花岗岩,主要由较富粘土的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而来,但可能有少量基性和泥质成分物质的混入。3中斑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钠长石,个别为更长石,黑云母属铁叶云母-铁质黑云母,成岩年龄为222.1±1.1Ma,结晶温度约600~650℃,氧逸度约10-15.6~10-16.6bar,成岩压力为417~559MPa,对应侵位深度为15.8~21.1km,形成其的岩浆初始温度约698~722℃,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强过铝S型花岗岩,主要由富粘土的长英质泥岩部分熔融而来。在元素地球化学上这3期花岗岩基本相似,均具高硅、铝及钾,低钙、镁及磷,强负Eu异常,富Rb、Cs、U、Nd、LREE,贫Ba、Sr、Ti,结晶分异程度较高。第1期可能是华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背景下的产物,为同碰撞花岗岩,但后期应受到了武功山伸展构造的影响,而第2期和第3期均形成于华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后的陆内伸展环境,为后碰撞花岗岩。它们与周边矿产不具时间关系,但在空间与成因上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变质核杂岩韧性剪切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为一走向近WN,倾向SE的低角度伸展型剪切带。依据剪切带内构造岩的残斑与基质之比可知,剪切带内主要构造岩为
本文以中天山西部新源阔尔库—拉斯台一带及伊什基克山一带石炭纪阿克沙克组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从野外产出状态、岩相学、岩石组合、沉积环境、生物化石分析、上下地层接触
研究区乌尔逊凹陷为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内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呈南北向展布,面积约为2166km2。本次研究从地震层序成因出发,划分出构造和沉积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在野外煤田露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在华北和西北的黄土地区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黄土震陷性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工程地质学者广泛关注,考虑土的结构特性的
鲜红的党旗,希望的火焰,铸就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累累硕果;一批批建成和在建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印证了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的巨大威力。项